第2节东巡海防 (第2/3页)
就这样轻飘飘的放了过去。至于美国人在照会中提出的种种要求,更是一个也不准
奕大失所望,更莫名其妙,他掌管总署衙门多年,于国际公法也是很有了解的,皇帝这样的说话,分明是给人一个‘台湾乃大清政权不及之地‘的恶劣印象,若是西洋各国借此为口实,行以代管之实,到时候大清方面失却礼法依凭,又当如何?
他以此立言,坦诚心中所想,不料更加触怒了皇帝,“呸”他恶狠狠的啐了奕一口,“你听听,你说的这叫什么混账话?什么叫代管?台湾是我大清土地,多年以降,政通人和,台湾百姓深受天朝豢养之恩,心向朝廷,又如何轮得到洋人来代管?西洋各国终究是文明之邦,又岂会有甘冒国际法之准则,插手别国所属之地的劣行?再说,即便有人敢以此为立言之基,也要估量一下,我大清十余年来大兴海军,炮舰兵船横亘海上,又岂是吃素的?”
奕无可奈何,怀着一肚皮的疑惑,转身下去,自去向美国公使晓谕皇帝的诏旨不提。
皇帝也很觉得苦恼,台湾之事便如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一样,出现在它该出现的进程中,罗妹号不过一个引子,自己故意不理,也诚然是有意要留人以口实,yin*东洋小国起觊觎之心,到时候,他们不动手则罢,一旦敢于兴兵犯边,就要施以雷霆,彻底而永远的解决掉这个心腹大患只是希望日本人不要辜负了朕的一番期望啊
而第二件事,则是日本使者渡海而来,为增进两国贸易,向中国提出仿效英法等国前例,利益一体均沾。
奕提出此事,皇帝呲牙一乐,“日本人也要增进两国贸易?他们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和我大清交往的?一个百姓连姓氏都没有的国家,居然也要和我大清文明之国互利有无?简直是笑话你去问问他们,他们有什么是朕没有的?贸易之事,一概不准朕既不要日本人的贡奉,日本人也休想从中国得到任何东西”
“这,”奕几个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皇帝的火气从何而来,自从咸丰二年之后,皇帝对于四海而来的各国夷人都是抱着抚远怀仁以待,多年以下,深得列洋之国的崇敬之意,怎么到了日本这里,就是这样一幅态度呢?“皇上,臣以为,日本之国固然形同野兽,但正因为如此,方才需要我天朝传以教化、文明……”
“奕,你这是在质疑朕的决断吗?”
奕大惊,赶忙跪倒碰头,“臣弟不敢”
“你最好不要敢”皇帝冷酷的说道,“若是别的国家也还罢了,只有日本国,总署衙门下去派人告诉日本来使,朕连他们的声音都懒得听到,从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今后凡是我大清国土,皆不准日本人停留驻足,另外,行文各省,有敢于容纳日本人靠海停留的,一概撤职查办”
“皇上,行此非刑之法,臣只恐天下人难以料理啊?”曾国藩终于忍不住了,大声从旁奏陈,“日本国人与我天朝无伤,似乎不宜如此严苛以待啊”
“此事毋庸议。”皇帝管自起身,作势欲走,又站住了脚步,“朕可告诉你们啊,朕最恨日本,你们最好不要触及朕的底线,否则的话,多年情分,也丝毫没有话讲,嗯?”
听皇帝竟然不惜以罢相相威胁,奕、曾国藩等人都吓得傻住了。
众人退值回屋,各自沉默不语,“皇上这是怎么了?国事处置,焉可如此儿戏?”许乃钊第一个说道,“王爷,可知道皇上今日为何如此?”
“这,我也不知道啊。”奕说道,“记得咸丰十七年的时候,为了美国商船罗妹号一事,皇上还说过,总要小心办差,抚平夷情,不可因生番未经教化,而使各国以为我大清同为此等蛮夷之邦,于该商船之事,总算能够换得各国谅解,处置之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