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整肃宫禁 (第2/3页)
要看看,经由一个高峒元,能够牵出多少混账来”
文祥知道,皇帝是铁了心要掀起大狱了。眼下求恳,断然不是明智之道,总之先答应下来,日后再想解救之道。只听他又说道,“传慎刑司”
慎刑司主事太监姓田,到了殿中,屈身行礼之后,皇帝说道,“你领人到皇后和云嫔的宫中,传朕口谕,李莲英、安德海二人以下溅庸奴,交通外人,行秽乱内廷之事,着即交付慎刑司,严加管束,等官司理清之后,再以家法处置。”说完,他低头看看跪在地上,阴影中看不清面色的六福,狠起心肠,“还有,六福亦同罪处置”
“皇上?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
皇帝一脚把六福踢开,“怎么,你还不领旨吗?”
还不等慎刑司的田太监搭腔,文祥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迎头一拦,“皇上,且慢”
“怎么了?”
“皇上,奴才以为,安德海等人所犯,非寻常之罪可比,不可交由慎刑司处置。”他喘了口气说道,“这等身为内侍,结交外臣,奴才以为,是我大清开国以来少有的大逆案子,当交由刑部,会同有司,认真审核定谳,也好起整肃宫禁之效。”
六福大惊落到慎刑司手中,自己或者还能有一条活路,落到刑部,以大逆案子论处,不要说自己,就是原籍家中的一门老少,也休想有贪生之想了。有心大骂几句,又实在不敢,只好将一双将欲喷火的眸子,死死盯着文祥。
文祥说道,“而以奴才愚见,陆公公在皇上身边伺候差事多年,从不曾闻有这等背主之行,还请皇上俯察其情,再做定夺啊”
“是,是,是”六福不料他话锋一转,居然给自己求情,忙不迭的说道,“皇上,奴才对您的一片心,可昭日月。李莲英几次和奴才说起过,高峒元有心接纳奴才,都为奴才置之不理,这等售卖朝廷名器之事,奴才可是从来都不知道的啊”
皇帝厌恶的瞪了他一眼,“有没有你的事,早晚水落石出。案内一个不能疏纵;案外一个也不会屈枉。你还怕朕分不清是非黑白吗?先把六福带下去,交慎刑司严加看管再说”
“啊姓太监吓得呆住了,这件事是如何一个因果他是不知道的,但知道六福一直在皇帝身前伺候差事,是宫中的首领太监,怎么一朝之间,出现如此大的变故了?口中胡乱答应一声,唤进几个人来,拖死狗一般,拉起挣扎不休的六福向外就走,远远的,还可以听见六福求饶的声音。
“杨三儿,从今天起,你就是御前总管太监。”
杨三儿不想会有这样一场傥来的富贵,御前总管太监是俗称,官称是副都太监。这个位置历来兼养心殿总管,因密迩天子,所以俗号“天下第一太监”,六福做了十几年,说开革便都开革了,且是天上掉下来一般,就落了自己手中他暗地在自己腿上使劲拧了一把,才晓得不是梦,但毕竟迷离恍惚,怔了一下方道:“这是主子恩宠信任,是奴才家祖坟头儿上冒青气了……”这才想起没跪,忙趴下磕头:“奴才虽说是个无根的奴才,也知道报效主子”
“六福、李莲英、安德海等人前车可鉴,你可得记住了。要是再有人这样犯了国法家规,朕第一个就找你说话。到时候,别怪朕言之不预。嗯?”
“是,是,是。奴才都记下了,奴才都记下了。”
皇帝这才转头看向文祥几个,“你们想想,还有什么?”
“奴才想,高峒元等人在京中经营多年,所得赃款赃银,如狡兔三窟,不知藏匿何处,若是给他事先有所察觉,分批移赃,事有不美。所以,奴才想,总要先期预备才是。”
文祥的话说得很含蓄,但众人无不明了。一个高峒元值得什么,说杀就杀了,难的是李莲英,他是皇后宫中的首领太监,这一次犯这样的大罪,一定会得个抄家的罪名,所谓预备,是派步军统领衙门派兵看住李府。这是很必要的处置,不但是为了防止李家人得到消息,隐匿财产,而且要防他们湮灭罪证。别人犹可,要治李莲英的罪,非有明确的罪证不可。
皇帝点点头,听了他的劝,却又冷笑:“高峒元为玉铭奔走仕途,想来也未必是第一次了。也不知道搂了多少昧心钱他家一定也还有违禁的东西,趁现在外面还不知道,先抄他的家”
“是”赵光答道,“臣立刻就办。”
“李莲英呢?”
文祥实在不愿从自己口中说一句杀李莲英的话,便转脸说道:“信臣,你跟皇上回奏。”
许乃钊略想一想说:“这有三个办法,第一、拿问到京;第二、就地审问;第三、就地正法,也不必问了,免得他胡扯。”
皇帝手托着腮帮,认真筹思片刻,若是只讲李莲英一个人,自然如同草芥,但碍于皇后,事情就不是那么好办了,不过这也没什么,案情确凿无比,不怕他还能翻出什么花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