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创建海军(3) (第2/3页)
之外,听其所之’,如非‘落地销售‘,不另征税。较之以前的厘金,逢关过卡,节节chōu收,轻得太多。税轻则sī减,税收必可大增。练兵处奏定,各省只照未设总局以前的额数提拨,溢收之数,专案存贮,作为练兵之用。
在折子的最后他写到,“查内政之关系者,如官制裁改,新设行省等类,由各衙mén请旨会议,或特降谕旨举行。立法期于必行,更制亦求尽善。可否援照新章,恭请饬下廷臣会议,并饬下一体与议,复奏请旨遵行,俾见朝廷有博采群言之美,无轻改成宪之疑。罪臣情形稍悉,不敢有所见而不言,谨缮折具陈,不胜待命惶悚之至。”
“你们以为,袁甲三的话,有没有道理?”
“奴才以为,建省之事,非一朝之功,总要认真把握,小心料理,既要使关外之地,如同中原所属一样,万民安居,百业俱兴之所,亦不可过于cào切,于先朝圣主遗训之言,为人忘却才是。”
皇帝心中不以为然,嘴上却要附和的点头称是,“嗯,文祥的话说的有道理。龙兴之地,与别不同,是要踏踏实实的料理清楚,才好动手。”他又说,“至于圣祖遗训嘛,朕想,便如同袁甲三折子中所上的那样,世易时移,与当年不同。我朝先祖入关之时,兵士不过十万,民众亦不过百兆;到二百年之后,只是京中户部所载的旗下人家,就超过了四百万之多。而且,修习汉家儒学者众多――便如同你文祥,难道不也是其中之一吗?”
文祥点头答说,“是。皇上所说极是。不过,奴才这一点微末之学,何足挂齿?怎勘比我皇上英明神武,开我大清万世不拔之基?”
“朕不是要听你拍马的。朕想说的是,袁甲三以获罪之员,给朕发遣出关,到军前效力,兀自心念魏阙,尔等在朕身边多年,难道解君父之忧的一片心肠,反倒不及他了吗?”
他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地建省之事,还是要尽快加紧,特别是黑龙江一地,与俄国接壤之地众多,一纸合约就能打消俄国人贪婪本xìng了吗?总要抢在俄国人前面,把我们自己这边的篱笆扎紧了――只有篱笆扎紧了,才能不让野狼、野狗之类的钻进来。嗯?”
文祥等自然唯唯而应,在众人心中各自打着不同的盘算。黑龙江新建三省,设一总督,这样的龙兴之地,总督位高权重,犹胜于两江总督,汉人是不必想的,而满人,xiōng中有物,能够将三省之地打理得清楚明白的,又没有几个,将来的大臣人选,寥寥无几,不过这毕竟还是未来之事,左右有皇上钦裁,军机处所做的,只是荐才。
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奉天官库蓄积之富,出于任何人的想象,总数不下一千万之多。而盛京的官制特殊,既有六部,又有将军,彼此不相统属,如今六部虽裁,事权并不全归于将军,而官库分散,度支出纳并无一个综其成的专官,所以东三省究竟有多少公款,谁也不知道。
在建省之前,这样的数据是必须要透彻了解的,而不论派谁前往,趁着这账目不清,库存不明之际办差,都是捞一笔外财最好的机会。一时间文祥心中盘算,是不是该派一个自己夹带中人前往呢?
他只顾思考,皇帝连着叫了他几声才听见,“啊,奴才在。”
皇帝微带不悦之sè,:“文祥,你在想什么呢?”
“啊,奴才在想,盛京将军府库之中,多年积存而下的库藏之物,总要在建省之前,将账目理清,日后方好用之于正途。”
“这一节不必你cào心。朕在上一年巡幸盛京的时候,就和匡海说过了。朕告诉他,正用之外,任何一笔银钱的提调、使用都要逐一记录,落于笔端,日后朕会派人查账,有一点出入,就找匡海说话――等到派员北上,定当可以查验个清楚明白的。”
“皇上圣明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