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3节财政预算(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3节财政预算(2) (第2/3页)

én。”

    “皇上如此屈己从人,奴才自当感服,但奴才以为,皇上以四海养,如此行以节俭,非盛世气度啊。”

    “这一层不必你替朕担心。”皇帝笑着说道,“所以朕要说,天家所赚到的银子,都是朕的sī财,就是这个道理了。你们想一想,朕手中的sī财更多,势必天家有所气度;为了能够常保这样的气度,朕也要想尽办法,多多赚钱呢”

    “皇上这话,奴才不明白。”

    “你笨死了。”皇帝笑骂道,“朕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吧。紫禁城并圆明园中,所有殿阁回廊,都已经装有暖气,百姓无知,不明其理,有心仿效,却又碍于礼制规法,不敢有所僭越。若是朕降旨,允许百姓自行修建暖气管路,你们以为,到时候,朝廷——不这笔钱可不是朝廷的,这笔钱是朕的——到那时,朕能够赚多少银子?”

    许乃钊脸都吓白了,语声惶急的奏陈说道,“皇上,这样一来,百姓与天家又有何区别?这等违规之事,可使不得啊”

    “暖气本来只是便利之法,又谈什么规制了?再一说,暖气这种东西有两条好处,第一是干净。这一点,想来尔等也是都见过的;第二就是节省。每到冬季,一家一户各自升起炉火,耗用煤炭得有多少?而若是以十户、百户为一领,中间铺陈以暖气管路,则只用一只大号锅炉,就足以供应千百人寒冬取暖之用,你们想想,这要节省多少煤炭?”

    “而暖气之物,手创于朕,于是,朕便有了这暖气之物的专利——这个词是朕新近想出来的,简单的说,没有朕的准许,任何人也不能使用,而要想使用,就必须要给朕以专利费。天朝之大,亿兆黎庶,千mén万户,都想使用暖气,嘿嘿你们想想,朕能够从这暖气一物中,赚到多少钱?”

    阎敬铭和许乃钊相视苦笑,皇帝富有四海,偏偏要逆行取之,说出去,不知道老百姓会怎么说呢?不过这预算之事,在阎敬铭感觉,倒着实是个办理经济政务的好办法呢

    第103节

    三月二十三日,俄国谈判代表二度来到中国,这一次带团前来的,还是外相涅谢尔罗迭为正使,到北京投递公文,军机处奏报到御前,皇帝点头首肯,准许对方到热河来,就两国正式签订合约事,和总署衙mén做最后的确定文字。

    这一次俄国人又对上一年年底在北京草签的两国和平协议提出不同意见,很显然,这是在回国奏报沙皇之后得出的结果,大意是说,俄国人希望能够得到中国方面的同意,在恰克图、雅克萨城开启边贸的旧有基础之上,增开齐齐哈尔、黑龙江城、瑷珲城三地口子,为俄国商民居住、留存之地,并且要仿效中国和英法两国签署的《北京条约》中的条款,允许俄国人在以上三地置产、传教。另外,俄国不同意中国提出的有条件允许俄**方武装船只通行黑龙江直至大海的条款,希望能够和商船通行有同样的条件,即不通过中国政fǔ,顺畅通行。

    开口通商,置产传教几款,军机处奏报到御前,皇帝准了,但军舰通行一款,给皇帝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不行军舰同行,我天朝尚无强大的水面力量,要是那样一来的话,则黑龙江一线尽数在俄**舰的炮火覆盖之下,还谈什么长久和平?只怕用不到几年,俄国人仰仗自己的巨舰大炮,又要提出什么非分的请求了告诉俄国使者,此事毋庸议,朕绝对不会答应。”

    祥经办外务多年,也已经很能够明白哪一种是可以商榷,哪一种是不容置疑的。他心中知道,这是俄国人讨价还价的伎俩,能够达到目的自然是极好,不能达到,也没有什么。碰了个头,他又说道,“皇上,俄国人提出,此番两国jiāo战,我大清百姓不提,俄国商民多有损伤,而且其中多半,是由军中主将,纵容兵士为非作歹所致。据俄国外相言及,仅只伊尔库茨克、鄂木斯克两地,就有一百三十六名俄国nv子,为天朝兵士所辱,其中多人,甚至已经有了身孕……”

    “那,俄国人想怎么样?”

    文祥也很无奈,御前说及这样的事情,总不是很光彩,而且很让人觉得可笑,“俄国人说,这一百三十余人,都是良善人家的nv子,未婚产子,家mén不宜,正教难容。以上两处的俄国族人,纷纷上书,恳请和我天朝兵士,成秦晋之好,不过为各地守将所拒。这一次俄国外相南下,也是希望大清大皇帝陛下降旨,为这一百余人,寻一品貌双全男儿,成其鸳盟。”

    皇帝朗声大笑笑了很久,才逐渐收住,“你们说呢?此事怎么办?”

    “奴才等也觉得俄国人所求太过糊涂,认为该当推拒其事——毕竟,我大清绿营兵士,都是汉家好男儿,将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