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节池边春情(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6节池边春情(2) (第2/3页)

中有数,明明看见皇帝一脸yù求不满的郁闷神sè,故意不说破,跪倒请了安,口中说道,“皇上,奴才有事,想向主子造膝密陈。”

    皇帝无可奈何的点点头,摆手示意两个小尼姑暂时退下,这才问道,“肃顺,朕看你是越来越活回去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要这会儿奏陈?”

    “皇上息怒。所谓好饭不怕晚,嘴边的ròu,皇上还怕吃不到肚子里吗?”肃顺嬉笑着说道,“奴才想请皇上的旨意,这……承恩之后,两位小师傅,该如何处置啊?”

    “哦,对了,这两个人,是你从哪里找来的?”

    肃顺也不隐瞒,把前情说了一遍,皇帝听完一愣,“这个高峒元,是什么来头?朕回京之后,也曾经听皇后提起过此人呢”

    “是。高峒元道学深厚,而且有志报效朝廷,可称道家大德。而释渡闲嘛,奴才不敢欺瞒主子,她所住持的降恩堂,在京中也是大有yàn名。本书更新来自”

    皇帝耳中听着,心中在想,圆蕙、圆致承恩之后,势必不能再出宫去,不过这都没有什么,颐和园中建有佛堂,专辟一间,为这二尼容身,自己还时不时可以过来,领略这种异sè风味,算得上一举两得,但释渡闲这样的,借佛mén之名,暗中大张yàn帜,短时间内还无妨,日后给人举发出来,如此有辱佛mén的勾当,自己管是不管?“肃六?”

    “奴才在。”

    “日后啊,你有时间到这个什么降恩堂去一次,告诉那释渡闲,圆蕙、圆致jīng于佛法,朕宫中也正需要这样的几个人,行礼佛孝敬之事,便留在宫中吧。”他说,“至于那个什么降恩堂嘛,你照应一二,总不要让内中之事,为旁人所知,引发外间物议纷起的为尚。”

    顺心领神会的点点头,大声说道,“奴才都记下了。明儿个奴才就到西山走上一遭,将主子的这番旨意,宣喻释渡闲大德。”

    皇帝又说,“还有那什么高峒元,朕看,他也是个有意上进的,你不妨收拢一番。不过,朕断不能容许这样的人有丝毫干预政事之途――朕曾经听人说,高峒元在京中打着什么道录司的名头,结jiāo内shì,大言夸口,自称能帮人料理仕途展布之望,借机敛财――这件事你知道吗?”

    “这,奴才不知道。”

    “你告诉他,规规矩矩做人,正正经经做事,不论出家在家,朝廷都有一份恩典,要想借机生事,乘势敛财,朝廷律法能容,朕不能容。”他冷笑着说道,“不要以为在某些事上逢了朕的欢喜,就可以为所yù为,否则,他后悔嫌迟”

    “是。”

    皇帝不再多说,转而问道,“你刚才说有事奏陈,是什么事?”

    “皇上,奴才不但在京中尼庵中搜罗佳丽,进而派人到两江之地为天子办差,只不过,”肃顺嘿声一笑,又再说道,“奴才府中派出去的人固然得力,但秉xìng荒疏,到两江之后如狂犬luàn吠,不知道怎么着,官家查知内情,两江曾大人以为……”

    皇帝用力踢了他一脚,“你这蠢奴才就会给朕惹祸”他恨声不绝的骂着,“这下可好,连朕的清名也为你这狗才所污啦”

    他越是这样说,肃顺心中越不害怕,闻言故意碰头不止,“都是奴才糊涂,都是奴才办差不力,请皇上恕罪,请皇上恕罪。”

    皇帝想了想,要是过了年,给曾国藩明发拜折,此事哄传天下,就不好收场了。总要赶在开衙之前,将其彻底的掩盖下去,自己既能够享受佛mén之乐,又不会为此事使清名受损,也只好甘心做这只猫脚爪,降旨于曾国藩了。他又瞪了肃顺一眼,“传膳吧,朕有点饿了。”

    顺答应一声,并不起身,而是又碰了个头,“皇上,可要两位小师傅伺候?”

    “hún账?这样的话你也问得出来?朕看你真是活回去了”

    肃顺心中暗笑,恭恭敬敬的碰头跪安而出,吩咐人准备去了。

    晚膳布下,圆蕙、圆致两个妙龄小尼在一边伺候着,皇帝还特意将肃顺也传了进来,容他和自己共进晚膳,“……朕想了想,朱洪章这几个人啊,大多是中原南地,暂时厝居在东北极寒之地尚且没有什么,若是日久年深的话,不但思乡情重,更会影响士气,你以为呢?”

    “奴才想,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朱洪章、胡大máo等人为国出力,朝廷于公于sī,都要有一番关切之情。但东北,特别是北海之地新进收归我大清所有,又势必不能少了百战的勇将驻守左近――便称委屈,也只有如此了。奴才想请皇上的旨意,日后能不能给驻扎在北海、永固两城的兵员将士的饷银上,更多支持倾斜一二?”

    “嗯,朱洪章及所属营中兵士每个月的饷银是多少?”

    “朱洪章按例是每月140两,普通兵士每月25两。”

    “一律加倍。”他放下筷子,双手jiāo叉,“不但是这两处驻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