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节 定额包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节 定额包干 (第2/3页)

“正月十八的时候,卑职到王爷府上,曾经将旗下百姓,分作三类,王爷可还记得吗?”

    “记得的。”奕说道。

    “这便是了。这三类人中,以第二类人,为数最多,也最是容易解决。不过卑职想,以王爷一己之利,便是有天大的能为,也休想在数月之内,说动这些人尽数离京,非请旨不可。”

    “以何立言?”

    左宗棠笑了一下,说道,“王爷可以这样说……”

    奕为旗务差事,递牌子请见,皇帝立刻传召,行礼之后问他,“差事做得怎么样了?”

    “臣弟无能,十数日以来,未有寸进,反倒有多家业已迁移出京的旗人,重又折返京中,听这些人谈及路上辛苦,更增京中旗人畏葸之情。”奕也不隐瞒,老老实实的说了一遍。最后说道,“臣弟无能,请皇上恕罪。”

    “怎么……这样嘛?”皇帝也大为头疼,这可倒好,连已经走了的,现在居然又回来了?当初说派兵在各处关碍把守,不准旗人折返,但那不过是一时气话,怎么能因为这样的缘故,就把守关的将领杀掉呢?“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把左宗棠给自己所献之计和盘托出,“臣弟想,旗丁动迁者,不下百万,如此之数,非八旗旗主上下一心,为皇上分忧不可。若能如此,以其民情通晓,定能按期完比。”

    “你是说……”皇帝一愣,转瞬之间就明白了奕的话中之意。诚然,这么多百姓,不可能由宗人府上下逐一解说,非得各旗主认真追比旗下佐领、参领等人,帮同办差不可。偏偏旗务新政,于这些人而言,一百个人中,倒有九十九个是不以为然的;办差之际,上下一心,推诿搪塞,差事自然难有尺寸之功了。而奕的办法,就是将这些人的身家利益全数绑到一条船上,办得好了,万事休提;哪一旗办得不好,就找本旗旗主出来问责

    皇帝的本意是想以温水煮青蛙的办法,将这件事推行而下,如今看来,想不出以狠辣之道,亦不可行了。“朕明白了,日后会有旨意,你先下去吧。”

    奕愿望达成,恭恭敬敬的碰头而出。

    君臣奏答之后不久,因为一件事给皇帝抓到了一个由头,有个叫书元的旗下红带子,道光末年任职刑部shì郎,后来依附载铨mén下,是赫赫有名的‘定mén四配’之一,咸丰二年,载铨被赐死,案中同党,一概贬去官职,书元受此风bō,也免去了一切差事,带着妻子、孩子依据西山,在旗下公出的房舍中居住。数年之后,又给他走通了郑亲王端华的mén路,在他府中做一名主事。

    这一次旗人生计,书元大有怨怼,但于倡议和经办此事的倭仁、奕等总还念一点同宗之情,对于汉人,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他专mén写了一首诗,讽刺以军机大臣,一力帮办此事的阎敬铭,诗是这样写的,“左户星郎昔起家,钤山声望满京华;朝廷多事由蓝面,台谏无人裂白麻;海内sāo然皆怨苦,人情不近必jiān邪;相公不识《周官》字,自比荆舒意太夸。

    解释几句:起句而知,是在说阎敬铭。北齐称掌管度支之权的户部官为‘左户’,汉明帝时候,以为郎官上应星宿,所以六部郎曹都可以称作‘星郎’。阎敬铭任职过户部福建司主事,户部有十八清吏司,按照职衔以江南司为首,实际上是以福建司独尊――其他各司,少则六七、多则**,只有福建司的司官、主事,加在一起有十余人之多。

    这是因为福建司兼管直隶钱粮,而更加繁重的,就是直隶旗地的管理及杂项支出,自陵寝祭祀到京师五城冬天施粥,也归福建司职掌。打jiāo道的对象,都是有来头的――看上去像个苦力,亮出底牌来,也许是红带子都说不定,所以非常难缠,且多与书办勾结,但阎敬铭不惮其烦,斤斤计较,严正不sī,为胥吏所畏。自然的,也是招至了漫天的骂名、。

    以下就开骂了。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