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暖气 (第2/3页)
有一点的好脾气,从来不会为臣下在奏对的时候言语失措而发怒,相反的,总是岔开一些话题,化解他们的尴尬,“圆明园大修之事,明善,一年以来,都是你经受料理的,如今工程进展得如何了?”
“是,回主子话,圆明园大工之事,经由内务府、工部户部各衙mén从中料理,最迟今年六月,皇上万寿之前,即可竣工。”
“顺势,把暖气也装上。”皇帝说道,“不要等到事情过去之后,再行返工。”
“是。奴才下去之后,即刻料理。”
“肃顺留下,其他的――都跪安吧。”
载垣几个退出去,皇帝让肃顺也站了起来,“过年的时候,新近入宫的杨贵人对朕又说,山西曹氏一族……并无子嗣流传,此事你知道吗?”
肃顺脑筋一转,大约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当年在晋抚任上的时候,以胁迫方,意图bī使曹杨氏入京进宫,后来为皇帝所止,其中有一此,他对曹杨氏说,日后梦熊有兆,诞下龙种,选一jīng明阿哥,承继曹氏香烟――这在曹杨氏自然不能同意,后来也就作罢了,想不到到了今天,她居然有把这件事提出来了?看皇帝忧心忡忡的样子,很为这件事伤脑筋似的。
“若是说贵人主子娘家无后,皇上推恩于外家,照理倒也说得过去,如今却是夫家……,”肃顺偷偷瞅着皇帝的脸sè,小心翼翼的奏答,“而且,又事关曹氏一族。主子身在北京,怕是不知道,曹氏一族,在晋省堪称富户之首,生意做的极大,分店遍及十八行省,这样的大户人家,族中之事,皆由族中长老耆宿,共议而定,若是说,”
“行了。朕知道了。”皇帝打断了他的话,“此事毋庸再议了。”
“喳。”肃顺答应一声,看皇帝没有更多的吩咐,悄悄的挪动身体,跪安而出。
“雨雪载途,奔行四五百里,老兄很辛苦吧?”
“多承王爷垂问,卑职不辛苦。”左宗棠在座位上欠一欠身,恭声说道。
奕认真的打量了几眼和自己隔桌相对的男子,他早就知道左宗棠的名声,上一年的年底在养心殿匆匆一晤,并无什么深jiāo,想不到还没有到上元节,他就从湖南老家进京来了?“皇上亲下诏命,命你到府办差,总也用不到如此惶急吧?是不是连过年也不曾过好啊?”
左宗棠笑了笑,以一口满是湘音的京话说道,“不瞒王爷说,卑职并内子也都习惯了。这数年之中,家眷早已经移居任上,故而倒也不用京湘两地的来回奔bō。”
“那就好。公事要做,家事也要宁靖嘛。”奕随口说了几句,话题一转,谈到了正经事上,“季高兄大才,哄传四方,这一次皇上命你任职内务府,办理旗务,本王等还要仰仗高明啊。”
“王爷如此期许,卑职实在是不敢当。只不过略效犬马,以不负皇上知遇之恩,jiāo托之重了。”
“这样说来的话,老兄心中已有定见?”
“定见是不敢当了。不过倒有几分愚才之得,想必也早在王爷臆中了。”
奕微微一皱眉,“哦?倒要请教。”
“既然如此,卑职就试为王爷析之。”左宗棠说,“自咸丰九年,皇上简王爷办理旗务以来,历时已近两年。外省不提,京中旗下人家,如斯响应,动身北上者,不足二成,何也?其一曰刁疲成xìng,不肯吃那份冰雪风霜,田间劳作之苦;这样的人为数不多,但极有号召力,而良善旗人,有从众之心,眼见他们不动身,自然也不愿意动身了。”
“第二种是不识关外民土风情,不敢动身。”左宗棠旁若无人的侃侃而谈,“我大清立国,已逾贰佰载,京中旗户,多不识关外之路,甚至连当年祖宗起兵的龙兴之地,亦从来不曾去过。只是人云亦云,以为尽是蛮荒烟瘴苦寒之地,阖家老小,舍弃这京中花花世界,到那样的地方去,前路茫茫,无所依靠,自然心生畏惧,能够拖一天是一天了。”
“还有第三种,便是自问祖上有名的,从龙入关,立过劳的,以此为凭,对抗圣命――这类人是最多,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