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承欢(1) (第2/3页)
白。你把字牌都取出来。”
杨氏和惊羽尽眨着眼,一块一块把字牌取出来,取一块看一块,手脚甚慢,皇帝等得不耐烦,将chōu屉一拉,‘哗啦’声响,把所有的字牌都倾倒在桌上。
“来给收拾齐了”
说着他自己先伸手去理,惊羽故意不动,暗中推了杨氏一下,后者无奈,伸出手去。四只手在一起理牌,少不得要碰到,头两次还好,理到后来,皇帝故意把她面前叠好了的牌顺手打luàn,又趁势把杨氏的手,mō一把、捏一把,嘴里还吆喝着:“快一点把字顺过来”
皇帝的动作让杨氏面红耳赤,身处在这温暖如小阳春的暖阁中,竟出了一身的汗,妆容耀眼,更增丽sè,皇帝连眨眼都做不到了,直勾勾的盯着她看。更让杨氏难堪,有心躲开,又不敢,故意说道,“皇上不是要做诗吗?”
“嗯、嗯,做诗、做诗”皇帝象做了什么亏心的事,自己都觉得有些忸怩。
看皇帝静了下来,杨氏的心也定了,一个人把字牌理好。
她很聪明,这不多的工夫,已经领略到了字牌的用处,把十五咸中她所认得的字排在前面,仿佛见过而不认得的,放在中间,最后是那些她心目中的‘怪字’:輲、巚、愆、蹇、之类。
这个安排,大可人意,皇帝有着小小的、意外的惊喜,“你……?”他指着前面那些常见的字问:“你怎么知道朕要用这些个字?”
杨氏想说,那些‘怪字’,万岁爷一定认不得,所以撂在后面。但这话要说出来,可能就是一场大祸。所以只好地笑道:“奴才是胡猜的。想不到就猜中了皇上的心思。”
这让皇帝想起《四郎探母》中的戏词,随即说道:“好,你就猜猜我这会儿,心里想的是什么?”
“奴才猜不着”杨氏一句话出口,更觉难堪:这哪里像是主从对答,倒似乎是在学小女儿向情郎夫君撒娇一般了
“猜不着也不要紧。”
“那,奴才就胡猜了。”杨氏偏着头,斜着上望,含着笑容两只手指轻轻捻着她自己的耳垂,这副姿态,在皇帝看来极美。尤其动人的是,她那因为思索得出了神的眨眼,长长的睫máo就象无数小jīng灵,不断在跳跃闪动。
“奴才猜万岁爷,这会儿心里在想的是,”她忽然顽皮的一笑,“要赏奴才一个宝石戒指。”
这真猜得有点儿匪夷所思了,但是皇帝很高兴。真的,为什么不赏杨氏一点东西?“你猜得不错”他说,同时探头望着身边,仿佛要叫人似的。
真的当了真,杨氏却又不安了,“不”她赶紧拦着,“奴才胡猜的,逗皇上一个乐子,不敢跟万岁爷讨赏。”
皇帝嘻嘻一笑,趁机握住杨氏的手,却不再呼唤六福、惊羽,反而问道:“你没听过君无戏言这句话吗?你喜欢那一种宝石?朕命人找一个来给你”
杨氏暗中叫一声自己的名字,这真正是作茧自缚了,好端端的,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日后给人家知道了,会如何看待自己?心中着急,眼圈微酸,泫然yù泣的样子,在皇帝看来,大感情动,思及当初在太原城中的一幕,更是不克自持,微微挑起女子圆润有致,弧线优美的下巴,深深地wěn了上去
鼻息咻咻,红晕上面,“皇上……奴才?”
“嘘”皇帝轻轻嘘了一声,“你不是旗下人,以后只有你我两个的时候,就称‘我’吧?”
杨氏入宫虽然时间不久,但这等礼制之事,早有内务府专人教授过,闻言赶忙说道,“这,怕与体制……”
“唉”皇帝抢着打断她的话说,“你又来讲体制了?朕说的话就是体制,你莫非连恭敬不如从命这句话都不知道吗?”
“既然如此,奴才……哦,不”杨氏蹲身行礼,微笑着说道,“改口真难。”
“起头难,以后就难了。”
“只是,怕皇后娘娘……,奴才这样妄自尊大,大庭广众之间,体制不可不顾啊?”
“这话倒也不错。日后你记在心里,没人的时候,朕准许你这样自称好了。”
“是。”杨氏双膝弯曲,行了一礼,以手轻点自己的心口,“奴才都记下了。”
“你指错了。”皇帝嘻的一笑,抓住她的手,移向旁边,动作故意鲁莽,触及xiōng前tǐng翘的隆起,杨氏顿觉全身发麻,满脸红晕,“人的心应该偏向左边一点,喏,大约是在这里。”
“我不信,”杨氏后退一步,“难道皇上的心也不正吗?”
这句是双关语,皇帝笑了,“你说得不错,朕的心也不正。”
“那么是偏在哪一边呢?”
“你的偏在哪一边,我的也偏在哪一边。”
这是很lù骨的表示,杨氏心跳加快,抬头恰好皇帝似笑非笑的在瞅着她,两个人视线jiāo接,她赶紧避了开去,“真的。我不骗你。”皇帝的声音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