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节 拆烂一笔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节 拆烂一笔账 (第2/3页)

之见。内务府一众刁奴所行不法,不可宣扬太广、太久啊。”

    皇帝有点好笑的转过身来,看着肃顺,“肃顺,这一年来,你是真的有所长进了,还是受了什么人的教诲,才能说出这番话来?”

    “若说教诲,奴才整日陪在皇上身边,能够从皇上身上学到的皮毛,便已经让奴才一生受用不尽。”肃顺微皱着眉头说道,“只恨奴才秉性愚钝,未能学得圣学之万一。”

    “你也不必如此自抑。不过内务府这件事嘛,也不能就这样放过去。”皇帝本来有心想西行回来之后,再认真处置,转念想想,这一去一回,就要到年底了,有这么长的时间,不知道下面的那些奴才们,又会沟通门路,隐匿家财,做出多少下作事来,“老六不是以宗人府宗正留京办差的吗?就让他会同内务府、九门提督衙门、刑部,于朕西幸之期,认真办理内务府僚属所有贪墨一事。肃顺?”

    “奴才在。”

    “等一会儿你下去之后,把往来所有卷宗,并案中人的牍等物,一概转交奕。要是给朕知道你暗中保全,将其中卷宗做留存之用,你仔细着!”

    “喳,请皇上放心,奴才天胆也不敢行此不义之事。”

    “朕量你也不敢。”皇帝几步回到御案的后面坐好,又再说道,“这一次的事情,朕回头会亲自召见恭亲王,让他秉公办理,该杀的杀,该贬的贬——对这等贪墨的官员,朕丝毫也不会手软,不要说内务府还有那么几个好官,就是一个也没有,全数革除了,难道天下就没有人可用了吗?”

    “是,自从上年桂良、灵桂、黄宗汉三人为贪墨情事伏法以后,朝堂内外,皆言皇上法度森明而处置得当,令人折服。而那些贪墨的官员,更是丝毫不敢逾分雷池半步。一年以下,朝野吏治清名,刷新图强之风蔚然已成,这都是我朝重现盛世之兆啊!”

    皇帝给文祥的一番说得大感飘飘然,总算他神智未昏,倒还不至于给臣下的一番话哄骗住,“你这个文博川啊,少拿好听的来哄朕。要都是你说的那样的话,内务府这一次的事情,又怎么说?”

    虽然是驳斥文祥的话,但看他嘴角带笑,众人知道,皇帝并没有深究的意思,识趣的不再多说,“皇上,军机处接山西巡抚、藩臬二司并学政翁大人的奏折,折子中陈说,山西百姓,听闻皇上西幸,幸与容焉,都盼着皇上能够早一天到晋省去,也好让小民百姓为皇上一致乡梓崇敬之意;二来……也好沾染一番皇上的喜气。故而,以上诸员请旨,到北京来,扈从皇上,从此地启程。”

    “这份孝心,朕心领了。来回奔波,没有那个必要,而且,用不到几日,等朕到了太原,还怕没有见朕的机会吗?”

    “是。”

    皇帝忽然又问道,“翁同龢在山西几年了?”

    “回皇上话,翁大人是咸丰八年衡文陕西之后,接圣命,留任山西学政一职,距今已经有三年之久了。”

    “该到了卸职的年份了,他的继任之人,军机处下去议一议,赶在朕出京之前,就定下来吧。”

    顺答应一声,又碰头陈奏,“奴才请皇上的旨意,皇后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