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 游翰林院(2) (第2/3页)
说话间到了门口,倭仁、许乃钊几个人看着皇帝登车而行,各怀心思,回翰林院自去不提。
皇帝回到车中,等待了几近两个时辰之久的惊羽却小脸扳得紧紧地,殊无半点重见的欢喜,倒似乎是埋怨把她一个人扔在这里太久的似的。
皇帝也不复方才的激情,翰林院中和倭仁等人的一番话是他心中思考多日之下所得,用意是为日后的新政张目。或者这种做法未必能够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官场**之风不除,天下吏治不清,令人大伤脑筋啊!他脑子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却又觉得不切实际,遗憾的摇摇头,很是懊恼的样子。
惊羽在一边呆呆的看着他,以为自己的表情惹皇上不喜,正待凑过来哄一哄他,不料六福的声音再一次响起,“主子,总署衙门到了。”
“哦。”皇帝霍然张目,迎面正看见惊羽吓得向后一缩的小脸儿,苦笑着摇摇头,“刚才在车上呆得烦闷了吧?来,和朕下去走一走。”
“是。”惊羽竟似是不克忍耐一般,第一个跳下车去,把个本来想靠近过来护驾的西凌阿都吓了一跳。
总署衙门距离翰林院相当近,原本衙门口值卫的戈什哈听到翰林院那边人声鼎沸,不知道怎么回事,派人过去看看,却给御前侍卫驱赶开来,虽然不曾见到皇上,但西凌阿却是认识的,有人知道,他是御前当差的,这时候到了翰林院,定有缘故,回奏文祥几个,李鸿章一猜就着,“定然是圣驾到了。”
“你怎么知道?”
“皇上的脾气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西凌阿又是常在君侧的,如此种种,还不能猜出来吗?”李鸿章是一派洋洋自得的神情,却很快收敛,“只是不知道,皇上是只到翰林院游幸一番就回去呢,还是也要到这总署衙门来?”
“不管万岁爷来不来,我等也要早做准备,若是不来,不过重新收敛,若是来了,失了仪注,可不得了啊。”
“喔,少荃说得对。”文祥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失了仪注,有亵朝章。”说完他向外招呼,“成祥?”
“学生在。”门帘挑起,一个身材高挑的男子应声而入。他有十**岁年纪,生得面目白皙俊秀,长眉、凤目,隆鼻、方准,若不是头顶剃得青虚虚的月亮门,乍一见下,还会以为是女孩子呢!实际上,成祥天生了一副姣好有若处子的面庞,相学上有说:男生女相,必有贵样。在他诚然如是。
成祥是前文所提及的三等承恩公善奎之子,善奎和太太秉性懦弱,于接人待物半通不通,虽是顶着一个承恩公的品秩,又担着内务府的职衔,但平日里是不大给旁人瞧得起的,夫妻两个便将一腔心血全数灌注在儿子身上,说来也是怪事,这一对公母,为人做事两皆无能,教养孩子,却是大见其功。只是旁人问起的时候,都只是含笑不语,倒似乎是有什么不传之秘一般。
成祥少年不凡,聪颖灵透,十二三岁的年纪,就尽脱童騃之态,家中来了朋友,若是赶上阿玛不在府中,一概由他接待,到了十六岁的时候,本来是下场的年纪,谁知道成祥自作主张,一个人到同文馆官学报名,入馆学习。
善奎大吃一惊,他和太太所有的教子有方,不过是旁人强加的,在他来说,所有教养的方法是两个字:散养。从孩子小时候起,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从来不会做出一副父道尊严的威仪来,久而久之,成祥也便习惯了家中这种习惯,就是这样重大之事,也全凭自己一念而决。等到阿玛和额娘知道了,也只得无可奈何,任由他去了。
成祥脑筋极好,不但在同期的学员中可称第一,也给容闳、波那根、查梅和博伊特等教授以为是仅见的良材。三年学习期满,几个人联名推荐他到总署衙门中担任章京。成祥笔下来得,而且西语极好,往来公务、接待之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全部上手,大得文祥、李鸿章等人的赏识了。
文祥除了以军机大臣管理总署衙门差事之外,并兼任同文馆提调,故而成祥以学生自谓,进门之后,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老师,有什么吩咐?”
“你现在下去准备一番,皇上等一会儿怕就要来了。”文祥说,“把红毡铺好,若是皇上不来,也就罢了,若是来了,即刻燃起爆竹,恭迎圣驾。”
“是。”成祥等了片刻,见没有旁的吩咐,这才转身退下,自去忙碌了。
过了一个时辰,果然有御前侍卫来衙门中面见文祥传旨:皇上离了翰林院,正在向总署衙门而来,着总署上下,准备接驾。
等到皇帝步下马车,总署衙门前早已经跪满了臣僚,一番行礼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