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节夜闯三关(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节夜闯三关(2) (第2/3页)

夫人叫你来盯着我的吗?我不是告诉你了吗?明天早上我就会回去?”

    肃顺知道他的脾气,不敢打扰他的兴致,反而有意陪着他做戏:“少爷,少夫人知道您的脾气,怕您给不认识的人带坏了,这不,着奴才我跟着您。”

    甘子义一指他,问那个小姑娘:“这是我府上的奴才,不过他是不用闯关的,也要花钱吗?”

    姑娘恨他刚才在言语之间作践自己家的小姐,本来不必花钱的,却故意让他破费:“要的。不论是闯关,还是贵介,一律都要花钱。”

    没奈何,甘子义装出一副肉疼的样子,又拿出银子递了过去:“等一会儿回府,从你的月钱银子里面扣除。听到吗?”

    “哎,是”

    看看再无人登船,姑娘领着三个人进到舱中,进来才知道,这里比在岸上看到的还要大上不少,刚才那八女联欢所坐的地方,用一扇上面镌刻着王石谷的山水画的屏风遮挡了起来,却只占到船舱面积的五分之一大小。其余的地方,摆放着几张八仙桌、椅。容闯关者落座。

    坐下来向周围打量,楼梯以上是整齐是木级。尽头是一座飞檐高翘远出,有跃然欲飞之态的木楼,甘子义读书庞杂,大约的知晓,这座楼船,连同屋宇建成的年代,不会太久。这是由于木质易于朽坏,本来就不能耐久,更以木工建筑屋宇之时,从不制作精详正确的图样。只作一个不完全约略图。

    所以尺寸长短,各部分之配置,从无精密规格,糊里糊涂的就动手建造。因此,全国各地都常见的一种形式,那就是檐反翘向上的构造,虽是颇费苦心,但由于意匠不充份,加以接续之法不完善,工程马虎粗糙,年代稍久,檐面便呈挫折或甚至下垂。

    从这一点判断,深信这一处屋宇历史不会太久,大概只有十年八年而已。

    他们走入舱内,那个姑娘笑道:“两位公子请坐一会,我得亲自去泡茶敬客,然后才劳驾监定那些物事。”

    李慈铭不自觉的为眼见所惑,忙道:“我等岂敢有劳姑娘。”

    女孩儿笑一笑,表面上是对两个人说话,实际上目光只瞧着李慈铭,全然无视坐在一边的甘子义:“你们两位都是不凡之士,起居饮食都很讲究,别的倒还罢了,但这□茶却非同小可,我怎敢让婢女随便泡两□上来奉客呢?”

    她吩咐一声,有婢女转身入内。不一会,搬出一套茶具。接著又搬出火炉和一瓶泉水。她很快地烧燃炭火,注水铛内烹煮。他们坐在楼下这座厅内,绿衣姑娘陪他们闲谈著,话题不外是四壁悬挂著的字画,以及一些形式古朴,用粗藤制造的家俱。

    过了一会,水已煮沸,姑娘站起身,作一个‘请’的手势,两个人站起身,只见距那火炉不远处,已摆好一张紫檀木矮脚几,几上放著一套茶具。几边另有三个缎面的软垫。

    他们走过去,各自在垫上落坐。这时候,他们可就明白何以靠近木几这边有一道窗户,开得这么低。敢情现在他们等于坐在地上,仍然可以眺望舱外的景色。

    李慈铭进来的时候打量一番,深知这梦中舫非是寻常风月门户人家可比,饮馔服饰之物无一不是大有来头的,当下更加打起精神,仔细端详。这一看,又给他瞧出了端倪:“这套茶具的壶和盏,非但不是同窑之物,兼且朝代不同。只不知姑娘偏爱那一样?”

    绿衣姑娘笑了一下:“瞧婢子多么失礼?两位登船良久,还不曾通报过姓名呢。我叫如烟。李公子就直呼婢子的名姓好了。”至于坐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的那个天津公子,便直接给人无视了。

    肃顺心中一惊,侧目看看,甘子义仍自带着半憨半傻的笑容,也不知道是没听见人家的话,还是为眼前所见迷惑了心智。明知道他是在作假,也不觉心中佩服:伺候这位主子多年了,还从来不知道他有这样一手呢?

    主人都不问,更加不必问仆人了。那个如烟缓缓道:“我知道这套茶具都是珍贵精品,若然不是款待公子,决不取出使用。不过,我只知道这四枚茶盏名叫流霞盏,出身景德镇,价格之高昂,更在许多古时佳瓷之上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