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咸丰南游(9) (第2/3页)
贵妃等一众嫔妃因为舟车劳顿,已经早早的睡下了。
这可真是没兴一起来了。皇帝没有办法,躺下去翻腾了一会儿,又睡不着,六福在一旁伺候着,适时的chā了一句,“主子,要是睡不着的话,不如奴才命人掌着烛光,主子到园子中散散步?”
皇帝左右无事可做,也想放松一下心情,当下点头,就由宫中的太监陪着,在瞻园中散步。不料等他绕过园子中的后花园,意外的听见有nv子诵读**的声音
这可让皇帝觉得好奇起来,顺着声音响处走过去,借着灯笼照亮的道路,进到花木深处,心中竟难得的升起了一股探幽访美的旖旎念头,一面走一面心里好笑:便是真有nv子在,怕也是满脸沧桑,皱纹堆积——这时候他全然忘记了,这瞻园是皇上驻跸之地,又怎么会有陌生的nv子的道理?
到了花园的后面,却只是花影婆娑,并无人迹,听听声音,竟是从墙外传来的。皇帝好不失望,不用问,这一定是临近人家的家庵之中做晚课的声音,哎缘悭一面他却不知道,今天晚上的种种做作,都是有意安排的
天子年少风流,寡人有疾,寡人好sè,是朝中大员无不深知的,而秦淮河是天下有名的yàn窟,虽然世易时移,再想找如陈圆圆、柳如是、李香君那般的个中翘楚,青史留名的yànji已不可得,但江南之地,种种风流手段大有,未必一定要到秦淮河上。
所以,桂良安排总督府上的一个清客,去了一趟浙江,走富chūn江,到严子陵钓台的古迹,坐的是有名的“江山船”。
这“江山船”从明初以来,就归“九姓”经营,叫做“九姓渔户”。明载大清会典,元末群雄并起,明太祖大败陈友谅于鄱阳湖,他的部下有九姓不肯投降,远窜于浙南一带。明太祖为惩罚叛逆,不准他们在岸上落脚,因而浮家泛宅在富chūn江上,以打渔为生,九姓自成部落,不与外人通婚。
水上生涯,境况艰苦,打渔以外,不能不另谋副业,好在船是现成的,不妨兼做载客的买卖。严子陵钓台所在地的“九里泷”一带,风光胜绝,sāo人墨客,寻幽探胜,自然要讲舒服,所以“江山船”也跟无锡的“灯船”,广州的“紫dòng艇”一样,极其讲究饮馔。久而久之,又成了珠江的“花艇”,别有一番旖旎风光。
江山船上的船娘,都是天足,一天两遍洗船,自然不宜着袜,跟男子一样,穿的是浅口蒲鞋,但制作特别讲究,鞋头绣花,所以浙江人称这些船娘,叫做“花蒲鞋头”。
这名清客就是寻了两个花蒲鞋头,带回到江宁,安置在总督府外不远处的一家民宅中,除了花蒲鞋头之外,又到嘉兴走了一遭,以‘弘扬佛法’为名,请来了浙江宁波观江庵的谛月大士,并座下三个伺候香烛的xiǎo尼——名为佛mén大士,实际上佛mén五戒,这些人只守其中之四,唯一不守的,就是sè戒
把这六个人迎请到江宁,桂良担心其中有什么错漏,又让人找来稳婆,细细验看过,其中一个叫xiǎo蟠的花蒲鞋头和两个法名分别叫寒盈,云盈的,都是未经人事的处子,其他三个人虽然不是,但是也是身体健旺,并无隐疾。于是桂良决定,就先以xiǎo蟠三个进献,皇帝若是受用了,不妨再把谛月大士几个人拿出来。
上一次肃顺到江宁的时候,桂良特意把xiǎo蟠三个人叫了出来,肃顺大为意动,xiǎo蟠和她的姐妹也就罢了,谛月四个缁衣青袍,宝相庄严,摘下僧帽,牛山濯濯,受戒的香疤清晰可见,那寒盈和云盈二xiǎo尼更是清纯动人到了极致,尤其是眉眼唇间丝毫不带风尘之sè——他知道江南之地有一些玷污佛mén的勾当,只是没有想到,见到了真人,竟是如此令人心旌动摇。
等到桂良命人把几个人领下去,带着一抹微笑望向他:“雨亭兄以为如何?可还入得龙目吗?”
肃顺想了想:“若说是颜sè嘛,自然是百中无一的南地佳丽,只是,主子爷的脾气,燕山老兄有所不知。”
“哦?正要向雨亭兄请教。”
于是肃顺为他解释了几句。天子富有四海,予取予夺,臣下送上mén来的,早就不再放在心上只有那如同镜花水月一般,看得见摸不到的,才能让龙心喜欢——这几年中,肃顺也曾经多方罗致,北地胭脂,南省佳丽,储于府中。偶尔皇上巡幸到此,也不过承欢一二次,就弃入蔽履,再不复当年在热河肃顺府中,宠爱妞妞之后,赐名抬旗那般的情致了。
这样一说,桂良立刻明白了,“那,如雨亭兄所说,xiǎo蟠诸nv,就安置在瞻园中,要皇上自己发现才好?”
肃顺心中好笑,桂良利令智昏,说话都不经大脑了“瞻园是皇上驻跸之地,怎么能有外间nv子停留?”
“啊是呢我倒忘记了。”桂良绕室蹀躞:“那,雨亭兄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