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3节石郎觐见(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3节石郎觐见(2) (第2/3页)

:“皇上也知道卑职当年之事?”

    “当然知道。皇上对我说‘你到桂省之后,替朕告诉他,让他好好的做,朝廷对于那些有功、有劳之人,是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轻加挞伐的。’”

    “皇上圣心仁厚,卑职,卑职定当剀切报效,以慰圣心。”

    “你坐下,你坐下。”常大淳示意他又重新落座,这才说道:“皇上的意思,似乎以为这石达开尚算是可以造就的。所以,特为命我到省之后,先和石达开等取得联系,若是能够招抚于他,自然是上佳之法,实在不行,再派遣兵弁围剿也不为迟晚。总之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他说:“所以呢,本官想,此事,是不是酌由按察司衙门派人将石达开匿藏之地打探清楚,然后派人到该处,与石达开沟通一二?若是他终无悔改之意,再派兵围剿?”

    这样的说话是闵正凤没有想到的:皇帝居然要招抚石达开?便不提联系石达开有多么大的难度,只是联系上了,他又怎么会有归顺朝廷之意?不过这样的话是皇帝交代下来的,他不能过多的置评。想了一会儿,他点点头:“既然是这样的话,卑职领命。下去之后,就派人多加探访,总要先确定石达开隐匿在何处,然后再做决断。”

    “既然如此,一切就仰仗九原兄高明了。”

    从抚台大人处领了命,闵正凤殊觉为难,石达开在金田县城外仅以身免,已成惊弓之鸟,能够知晓的只是他逃到紫荆山区,自己和向荣、长寿等人带兵掩迹而至,可惜终于还是功亏一篑――八旗、绿营的战力实在是低下得可以,虽有长官在后督战,这些人仍旧是畏葸不前,略一遇敌,前方便已大溃,给石达开领着一伙人从容逸去。只抓到了小猫小狗三两只的几个零星会匪。

    再到后来,就很难摸清他的去向了。听在紫荆山区被捕获的杨辅清说,石达开一路从金田县奔逃至此,全仰仗着他昼伏夜出,不敢有半点行差踏错,又有从小练就的一身好功夫,饶是如此,到了山区的时候,其人形状之狼狈,也让众人完全不敢相认了。

    至于紫荆山区一场大战之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有的说他已经买舟入海,有的说他到了极南瘴疠之地,众说纷纭,却没有一种是值得推敲的。在关于石达开的下落的的说法中,只有一种是闵正凤认为合乎情理的:他躲到了九嶷山中,招揽了巨匪李沅发的余部,还有一部分跟随他逃到该处的拜上帝会余孽,休养生息,等待时机,意图再次举事。

    九嶷山占地广袤,便是知道了他躲藏在这里,丛林莽莽,藏百把人在里面,便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又如何去寻找?闵正凤考虑了很久,终于给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从已经处刑斩监侯的拜上帝会会众中选择一个出来,由他到山中去,让他负责找到石达开,并且把朝廷的意思转达给他,若是此行能够成功的话,自然是好;若是不行,也可以通过这个人,找到石达开的所在,为日后进兵围剿铺平道路。

    不过这个人不是很好找,首先要能够得石达开信任的,这样方能见到他;第二要能够在石达开面前说上话的,这样,他的话石达开才能够听得进去。至于选派此人是不是会留在山中,和石达开共同进退,却不在闵正凤担忧之列――他有的是办法让此人乖乖听话!

    对关押在广西府监狱的一众拜上帝会会匪进行了认真的搜检之后,他选定了一个目标,这个人叫陈承榕,金田县人,本人读过几天书,人也很是聪明,当年洪秀全在金田县宣扬拜上帝会主张的时候,他也参与了进来,不但是他,连同他的妻子,儿女,兄弟,侄儿,也都加入了进来。

    不想尚未举事,就为朝廷一网成擒,陈承榕一家人都被判了斩刑,甚至是连他只有8岁的儿子,也连同在内,无一放过。陈承榕倒是那等有骨气的,自认一身做事一身当,只是连稚龄幼子都被判了斩首,便是心中苦忍,也架不住家人痛哭流涕。仅有的几次在公堂相会,妻子,女儿对他无不大恨

    看着娇弱一家人只能有几日好活,陈承榕终于低头,在和同狱的人犯交谈的时候,言语中也开始有了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