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一百二十章折腾 (第2/3页)
是不认旧货币的,但他们也认土地。
为什么每次王朝末年就容易土地兼并?这就是原因。因为大家需要保值,货币是不值得信任的,只有土地才是最靠谱的。
组织虽然开启了帝国特惠制,依旧无法保持优势。虽然还有科技的优势,但这些科技要落地,也需要生产国和原材料国家的配合,只靠组织不行。
“发展,不一定就对自己有利,所以不发展比发展好。”杜兰表示这就是地主老财的危害,和他们心善和心恶没关系,而是对他们而言不发展更好。
组织面对了巨大挑战,组织内部的地主拒绝发展。
“也难怪蓝梦总是搞事情,不搞事情就等死了。当然搞事情也是死,谁让他代表落后生产力?”
在原著里,蓝梦一直想要完成新世界计划,消灭生产和原材料的国家,只保留调配者。就是因为调配者的地位一直受到挑战,所以他希望能把所有挑战者都按下去。
但这肯定是按不住的,因为挑战者可能从任何角落里冒出来。
所以蓝梦要做的不是消灭挑战者,而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待自己被淘汰的那天。只要他不胡来,大家一般也不会推翻他。
因为推翻蓝梦简单,但要大家都服自己很难。
周天子已经很弱了,为什么大家不推翻他?天皇也没什么能力,为什么大家不推翻?
就是因为自己无法让大家服气。
秦朝为什么能干掉周天子?因为秦朝够强,有办法打压不服气的人。
所以必须有一项能让大家都服气的东西,汉朝能继续推行秦制,是因为刘邦够包容,所以他能继续做皇帝。
而刘邦之所以包容,是因为他很弱,他不是旧贵族,必须依靠其他人才能崛起。他可以给那些没有机会的人才展现自己的舞台。
比如张良,他是韩国贵族,可是韩国贵族不见得就在韩国混得开。韩王会担心张良篡位,张良越是有本事越是不能用。
所以张良这样的人才会跑到刘邦身边,因为只有刘邦会给他机会。所以汉朝能给没有机会的人机会,就是他们的优势。
后期刘邦削藩的时候,也只是针对诸侯王,重用诸侯王的手下。后期举孝廉,也是重用地方上的人才。
这点让大家服气,所以大家才会接受皇帝。
总之必须要有一个能让大家都接受的点,新秩序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