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节 精忠报国 (第2/3页)
原的环境让中土将士很不适应,以致征讨羌氐联合军可能会很艰难,但是,小乔相信吴凡绝对不会因为得知鲜卑入侵这个消息后,就心神不宁,无法作战。
事实证明,小乔这次的作法当真是英明无比。针对小乔写给吴凡的这封书信,后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被称之为“救国书”。并根据这封救国书信,再加上编剧和导演的想象,拍摄了许多影视剧,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再说吴凡,紧皱眉头深思了片刻后,急令从事文官拿过纸笔,翻鞍下马单膝跪地,将纸铺在曲起的膝盖上,急匆匆写下回信。
小乔在信中除了告诉吴凡鲜卑入侵,以及战事进展外,还说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曹冲迫于压力,有意强抓壮丁。
由于魏**队节节败退,兵员大量损耗,已经不足五十万;这种情况下,势必需要紧急补充兵员。但是,吴凡的改革中有明确规定:国家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得强抓壮丁若是人民面对外族入侵却不肯去保卫国家,那结果只有一个,这个国家已经腐朽堕落到不值得人民去保卫。
“恶国家甚于无国家……人民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而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这是当时吴凡在大殿上针对国家不得在任何时候强抓壮丁的这项改革,对满朝文武所说的话。这段话是后世一位著名政治人物陈独秀说的。
以眼下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觉悟来讲,吴凡的这番话很多人理解不透。但是,吴凡是奉诣改革,纵使他们强烈反对也是没有作用。因此,反对派只能带着满腹的狐疑和不屑默不作声。
此时,面对鲜卑大举侵占河北,全国兵员又严重损耗的情况下,单靠民众自愿参军显然已经远远不够补充兵员缺口。因此,改革反对派们借此机会大肆抨击吴凡的改革,并多次向曹冲上书,要求废止所有改革。在曹冲一一将之驳回后,反对派最后抓住兵员缺口太大,单靠民众自愿参军根本无法满足这件事,要求曹冲废止“不得强抓壮丁”这一规定
曹冲在这件事上也很为难。他当然是全力支持吴凡改革的,但是,眼下如果仍然坚持不抓壮丁,魏国很快就会被鲜卑灭亡。国家若是灭亡了,纵使改革再好,再有前瞻性,也不过都成了浮云。
因此,曹冲这段时间苦恼不已。在下诣要求夏侯惇等战将各率本部人马死守各个城池的同时,已经打算解散众议院,以便强抓壮丁这项法令能够顺利执行。等到了三个月的重组众议院期限后,相信壮丁已经抓得差不多了,然后在组建众议院,收回这项法令。
但是,解散众议院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将直接影响人民对皇帝的拥戴程度,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能对这个念头。
曹冲为此举棋不定。
实际上,之所以造成兵员缺口无法补足,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吴凡的改革和宗教刚刚起步,人民对国家的感情还没有从以往的惯性上转变过来,还没有达到真正爱这个国家的地步。
二是,吴凡在“不得强抓壮丁”这项改革的后面,还有一项改革,就是预备役制度。但是,凡事得有个先后,目前这十五项改革已经让国家处在阵痛期,吴凡是想等过五年或十年后,再推行预备役改革。
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鲜卑会在吴凡的预备役还没有推行起来之际,就已经大举犯境。
此时,吴凡将信低铺在膝盖上,提笔对小乔作以回信,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他先是把人民之所以还不够爱这个国家的原因简单说了一下。因为这是导致自愿参军的民众远远无法满足兵员缺口的根本原因,有必要解释一下。
随后,吴凡对小乔讲:老婆,我想信你一定听过一首旋律很激昂的歌,名叫《精忠报国》。没错,就是屠洪刚唱的那首。既然人民现在还不够爱国,我们就用宣传的办法,像当年那场被称作是抗美援朝的战争一样,刻意渲染出能够激起民众同仇敌忔的情绪出来。
现在,几乎全国各地的每个县治,都至少有一座龙观祠(中原有些人口密度大的县,已经不只一座),炎黄教所宣扬的教义当中,就包含有忠义爱国。由此,以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