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节 初步改革 (第2/3页)
革。在这个节骨眼曹冲要是反悔,吴凡可真是要发疯了。
这一刻,吴凡甚至想到了兵谏不过,这个念头只在脑中稍稍一纵,就立即被吴凡给掐灭了。对于曹魏政权,吴凡一直是以一个忠心不二的忠臣身份展现在众人眼前,甚至成为其他文武群臣争效的榜样,曹氏亲族亦对他信任不已。这次改革,已经让吴凡与曹氏亲族的关系有些不睦,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可动起兵谏的念头。因为那样一来,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后不得不与所有的曹氏亲族完全对立;甚至兵戈相见,你死我活
就在吴凡心下担忧不已之际,殿内又有一女子的声音传了出来,却是蔡琰:
“妹妹,冲儿天姿过人,年纪虽然尚轻,心中天地却绝非同龄顽童可与之相比。妹妹不妨先歇一歇,听听冲儿对此事之看法。”
经蔡琰这么一说,环夫人总算停止了训诫,让曹冲答话。
曹冲却并没有立即出声,而是又默然跪立了一会儿后,才轻声道:
“母后,孩儿让您生气了,孩儿不孝。”
这话听得环夫人心中一阵暖意。这个世又有什么感情能胜过母子之情呢?不论儿子做错了什么,只要一句诚心的悔过,最先原谅他的,往往就是母亲。
不过,为了让曹冲感受到来自自己的压力,环夫人仍然板着脸,什么也没说,等着曹冲继续说下去。
只听曹冲道:
“母后想知道孩儿支持八叔改革的原因,孩儿便直言相告:二个月前,由于担心司马懿会对孩儿不利,身在云南的八叔将游历至建宁的孩儿与干娘接至云南。期间,八叔曾带着孩儿亲临强攻云南城的战场,目睹我们的士兵在战场厮杀的情景。”
说到这里,曹冲抬起头来,看着环夫人道:
“母后,您一定没有亲眼看过我们的士兵与敌人厮杀的场面,只用一句悲壮已经无法形容。他们前赴后继,踩着同伴的尸体,义无反顾地冲向敌军城墙。而往往未等他们手中的刀枪碰到敌军,就已经被漫天流矢夺去了生命……至于那些有幸冲入敌军群中的士兵,他们要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军,一瞬间就身中数十刀枪,却在生命将尽的最后一刻,仍然用尽全力将手中武器挥向敌军。这些士兵,他们和我们一样,也都有父母兄弟,甚至是妻子儿女;都在日夜盼望着他们能够回去与家人团聚。可是,他们却长眠在了那片异乡土地,永远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更无法再见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
此时的曹冲,已是双眼噙满泪水,哽咽道:
“八叔说得对,人民为了这个国家,一直在无怨无悔地付出,平时为国家缴纳赋税,战时为国家杀敌捐躯。人民为国家付出连生命都包括在内的巨大代价,却只是希望这个国家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一个卑微到只要统治者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达到的要求这里的“什么都不做”,意思是不对外主动发起战争。而我们,享受着他们的赋税,享受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对于这个国家,我们又付出了什么?那种所谓的指点江山,不过是动动嘴巴而已,相比他们为国家所付出的代价,又算得了什么?”
听到这里,环夫人和蔡琰均是愕然不已。曹冲在抹了下脸的泪水后,继续道:
“孩儿认为,身为皇帝,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人民的供养,才对得起人民为这个国家所付出的一切。母后,孩儿不孝,孩儿无法无视人民的利益而否决八叔的改革。孩儿可以不当这个皇帝,但只要孩儿仍为皇帝一天,就会在这一天全力支持八叔的改革”
说完,曹冲默默地向环夫人叩了一头,以示请罪。
能享受皇帝叩头的,只有天的神明。纵使环夫人是曹冲的母亲,这一头也是令她惶恐不已。好在这里没有外人,环夫人赶紧起身将叩头在地的曹冲扶起,一边用袖子擦着曹冲并没有半点星土的额头,一边无奈地连连摇头。
说到底,身为女人的环夫人,受学识和眼界所限,见识难免有些短浅。她之所以反对改革,根本出发点其实就是改革中有许多项削弱皇权之举,让她觉得儿子的权力受损。而且她怀疑吴凡可能是利用儿子年纪太小,不懂事,用花言巧语欺骗了曹冲。
及至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