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5节 远大理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15节 远大理想 (第2/3页)

吴凡下一步还有远征计划。只是目前想法是先将国内稳定下来,之后再谈其它。

    由此,提高军备水准乃势之必然。

    在派几百名士兵回去拆卸弩机的同时,吴凡没忘顺便交待他们看看司马懿怎么样了:如果有秃鹫正在食其肉,则勿去打扰;如秃鹫散去而司马懿未死,则上去补刀;如司马懿不见了,则快马回来通知我

    士兵们领命而去。

    曹丕这个时候也终于恢复过来,从扶着自己的迅骑兵马上下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吴凡马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

    “八叔在上,罪侄叩拜此次罪侄虽被司马懿蛊惑,但根源乃是心志不坚,以至酿此大错,罪不容恕;望八叔从重责惩”

    这话看起来有些作秀的嫌疑――既然吴凡都救了你,又怎么会再重责于你?

    但实际上,曹丕这番话却是自内心。这段时间所经历的这一切,将曹丕原本对权力的野心消磨殆尽,而最后被木架压住扑向阵法的那一刻,更是让曹丕深刻意识到生死之意义。

    本来已经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带着悔恨和歉疚离开这个世界。未想却被吴凡于最后时刻救了下来,活得一命。由此,曹丕认为自己这条命就是八叔给的,自己又对不起八叔在先;自然如何处置自己,甚至再将自己处死都是八叔的权利,自己决无怨言

    吴凡翻鞍下马,将曹丕扶起,叹道:

    “子恒,你知道吗?我救你的那一刻,其实并无把握,乃是天意要你活下来。而所谓天意,我相信是大哥在天之灵助我救你一命。既是如此,好好活着吧,不要辜负了大哥对你的期望。”

    说完,吴凡拍了拍曹丕的肩头,回身翻鞍上马。

    单就救曹丕并无把握这一点,吴凡说的是实情。他此前并没有施放无双乱舞的经验,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的无双乱舞是什么样。只是在那一瞬间别无选择,报着除此之外再无他法的心态将无双乱舞施放出来。未想误打误撞,其无双乱舞的招式居然与别人大不相同,真的把曹丕救了出来。

    至于后面的天意,以及大哥曹操在天之灵,要曹丕好好活下去不要辜负了其父的一片期望等,则是顾左右而言他。毕竟,曹丕确实有罪在身,而且受害者又是自己的家人,但他又是大哥曹操的儿子;而吴凡既然救了他,就已是原谅了他。但是,又不好直接就说我“已经原谅你了,你无罪了”,那样一来自己的家人也未免显得太卑贱了点,就好像谁欺负一下事后都可以没事儿似的。

    既然如此,吴凡就把大哥曹操搬出来。说你曹丕之所以能活下来,是我的结义大哥曹操的意思。既然大哥都要你活下来了,我自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你呢,就好自为之吧(所谓的好好活下去),不要再给你的父亲蒙羞(所谓的不要辜负了大哥的期望)。

    中国有句古话,人死为大。这句话不仅是口头上的一句形式,更是深入中国人的内心,成为一种特有文化。对于死人,国人极是尊重,哪怕就算死者生前曾经是个坏人,在他死后,人们也会从内心中自觉地避讳去抵毁他(少数罄竹难书之罪大恶极的人除外)。何况曹操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与坏人绝对沾不上关系,甚至很多人感念曹操恩情而对曹操的死痛心不已。

    由此,吴凡把曹丕之所以活下来,说成是死去的大哥曹操的意思,而自己也就不再就此次事件多说什么。这么一来,谁都可以接受;既尊重了死去的曹操的意愿,同时,又不会令吴凡的家人有半点贬值之感。

    曹丕脑袋不笨,他当然听得出来吴凡的真实意思。在吴凡转身后先是一语不,呆呆地立了一阵,随即就大恸不止,抽噎着对已经坐上马的吴凡道:

    “八叔……八叔之大恩,丕没齿难报……来世丕愿做牛做马,以报八叔厚恩之点滴”

    言罢,再次跪倒在地咚咚叩了几个响头。

    吴凡这次没有下马,对于这次事件,他有必要表现出一种内心中很不爽的意味出来;这既是自己的身份地位需要,同时更是家人的形象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