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中国魂! (第2/3页)
奉陪!”
孙中山说完,一昂脸,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那话语,慷慨陈词,那表情,坚毅而诚挚!
孙中山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人愣了,让记者们更愣了!
如今的国民心中,孙中山是伟大的领袖,是革命圣人,李鸿章也罢,袁世凯也罢,都是定论的国贼,别人说这样的话,或许人们能够接受,但是孙中山,竟然说这样的话!?
“诸位,道路不同,志向亦不同!我老了,自知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人老了,总比以往多想以前发生的事情。有时候做梦,总是梦到以前的那一张张脸,我梦到的脸,便是你们在慕白的电影上看到的那一张张脸!简直是一模一样!“
“我梦见黄兴,梦见黎元洪,梦见蒋翊武,梦见很多人,而梦见最多的,是袁世凯。在你们眼里,他是国贼,但是,对于我来说,他同样是英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我知道这么说,你们会镇静,但是的确我是这么想的。”
“而在这中国,有这样的想法的人,不多,至少,蒋慕白算一个。”
“很多人猜测我为什么让慕白拍摄这样的一部电影。绝大多数的人,包括在座的这些人,认为我是为了宣传革命,为了以后的国民党的北伐营造舆论。不错,从大的方面讲,或许这可能有一些原因,或者说,一开始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但是,直到我看到了《北洋水师》。”孙中山的话,声音很大,在院子里回dàng着。
“电影传入中国,已有不少年头,而报刊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也是众口一词。但是,这样的李鸿章,不是我知道的李鸿章,因为对于他,我是敬佩的,虽然我的道路和他的道路截然相反。我从慕白的电影上,看到了我认识的那个李鸿章,原本是yīn阳两隔,但是那一晚,我却似乎觉得时光回到了很多年前,回到了我年轻时候和他唯一见面的那个场景。”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孙中山见过李鸿章吧。
但是我记得。我记得历史上,当孙中山还是个根本没有名气的小青年的时候,曾经满清热情地摆放李鸿章,并且递上了自己对于国家对于民族道路的认识。李鸿章接见了孙中山,但是在李鸿章的眼里,只不过是一个愤青而已,随便就打发了。如果李鸿章当时知道他眼前的这个青年会成为推翻大清朝的最大的一个luàn党的话,或许他会亏死的。
“历史后人说,但是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做过什么,总得公平公正一点吧。我恳求慕白拍这部电影,大了说是为了革命,中了说,是为了还给这些人这些英雄一个公道,往小了说,是为了满足我个人的一个心愿,一个能够在有生之年,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和他们说说话见见面的心愿。”
“诸位,我老了,我们这一代人,老了。时光白驹过隙,大làng淘沙,长江后làng推前làng,在座的,有我的前辈,我的同僚,更多的,是我的后辈。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我希望,不管你们抱有何样的想法,不管你是北洋,还是革命党,或者是社会主义分子,我只希望,你们能够时时刻刻,想着你的国家,想着你的民族。不为别的,只因为无比幸运地生而为人,又无比幸运地生在了这个国家,生在了这片土地上!只因为,你是中国人!便足够了!”
“诸位,敬慕白!”
孙中山结束他的这段演说之后,又倒了一杯酒,来到我的跟前。
平心而论,他的这番演讲,没有什么技巧,也谈不上鼓动人心,但是现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了。因为面对这样一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老者,面对他的这样一番真诚的话,没有人不会感慨万千。
英雄也罢,国贼也罢,那只是别人的评价,自己清楚了,也便足够了,何况今日的《辛亥革命》,显然已经影响了这样的舆论判断。
“敬慕白!”
“敬慕白!”
在孙中山的提议之下,众人高举酒杯。
我呵呵一笑,只能勉强应下。
“二哥。”喝完了酒,我转脸对二哥点了点头。
二哥早就明白了我的意思,转身让人端上了一个大大的盘子。
众人不解,凑了过来。
顾嘉棠等人帮忙,腾出了一张大大的桌子,搬上了笔墨纸砚,掀开盘子上的红绸,lù出了一个大大的卷轴,卷轴打开,乃是一副长长的洒金宣纸。
看着阵势,大家都明白我的注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