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3章 几大电影的火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3章 几大电影的火爆! (第2/3页)

,讨论的焦点问题,是如何看待郑正秋等人代表的社会改良主义和我、洪深代表的社会**派地根本分歧。

    欧阳予倩、段宪辅、任鹏年已经郑正秋,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称,电影的社会功能应该是包容地推动社会进步,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和稳的,也是合理的,**应该推翻的是上层建筑。

    而以我和洪深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固然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尤其合理性的,但是目前的国情,必须要破除这种传统的小农思维,打破这种麻木的结构,进行思想上的**。

    这场大辩论,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到最后,不仅文艺界的人全部参与,连搞政治的人也抓住这个话题相互攻击,其中就有拥护孙中山的**派,拥护吴佩孚、段祺瑞等人的军阀武力派,拥护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派,此外保皇派、改良**派等等,各种学说的思想这一次来了一个大爆发。

    这场大讨论,算是给全中国的电影人来了一个思想大洗礼,辩论的最后结果,是绝大多数人认可了我和洪深的观点,对于郑正秋等人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取得了一个很好的效果,用洪深的话来说,就是“通过一场大讨论,给中国电影界吹进了一股新空气”

    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继郑正秋的《孤儿救祖记》之外,其他电影公司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电影。

    首先杀出来的,是中国影戏研究社的电影《水火鸳鸯》。作为周瘦鹃的第三部电影,而且是自编自导自演的力作,周瘦鹃对于这部电影很有自信,而中国影戏研究社更是用尽全力助推成功。

    两年前,中国影戏研究社还只是个几个投机买办huā了几万大洋搞起来的一个皮包公司,但是凭借着连续几部电影的成功,这个小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大电影公司之一,在上海,电影人把大中华、中影、明星和国光认为是一流电影公司,把中国影戏研究社上海影戏公司认为是二流,以新亚影片电影公司为代表的众多电影公司则被化作了三流。

    中国影戏研究社,据说现在资本300多万大洋,员工200多人,这样的实力,稳坐二流电影公司的首位。

    周瘦鹃的《水火鸳鸯》,俨然继承着他一贯的路子,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周瘦鹃在爱情戏的处理上,整个上海也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去年的《白娘子》,让中国影戏研究社大赚特赚,周瘦鹃本人更是成为无数年轻人崇拜的大导演和著名文学家,这一次,周瘦鹃显然很有野心,这部电影的投资,是《白娘子》的两倍,参加的演员也都是周瘦鹃从上海各大戏院、夜总会、舞厅请来的头牌名角参演。这些人在上海的名声,很对绝对比一流的电影明星都要大,对于周瘦鹃的这种做法,很多导演都很是鄙视,但是周瘦鹃却沾沾自喜,声称要走出一条不同的表演路子来。

    《水火鸳鸯》首映式,我是没参加的,不过在自己的电影院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