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2章 《孤儿救祖记》的雄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2章 《孤儿救祖记》的雄起! (第2/3页)

到了我、郑正秋、程步高等人的认同,赢得了满堂彩。

    总体说来,《木兰从军》显然成功了,首映之后,观者如cháo,老百姓对于这个本来就fù孺皆知的故事改编的电影很是喜欢,票房自然也一片飘红。

    中影公司显然成为而来最大的受益者,乐得高层给洪深办法了一个纯金制作的金马,寓意让他日后的电影也能够如同《木兰从军》一样,马到成功。

    从首先开始放映的国光电影公司出品的《义和团》到大中华电影公司的《北洋水师》,再到中影的《木兰从军》,这三部被称之为“民国十一年中国三大巨片”的电影,算是全部和观众见面了。《义和团》受到了极大的批评和非议,《北洋水师》火爆全中国,《木兰从军》稳扎稳打既叫好又叫座,整体说来,在票房上,拍摄这三部电影的公司都是大赚特赚了一笔。

    这样一来,更使得上海电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红态势。

    而就在《木兰从军》首映后的一周,上海的电影界,开始刮起了一片首映风cháo,一部部在1922年拍摄的电影,开始一窝蜂地登上了银幕,和观众见面了。

    主要的原因,一部分固然是因为拍摄这些电影的电影公司完成了电影制作,更为重要的原因在,而是他们认为,在压着各自的电影这么长时间之后,应该趁着观众对于电影的热情,开始放映了。

    首先,是郑正秋和张石川的《孤儿救祖记》。

    早在1922年,《义和团》《北洋水师》《木兰从军》和《孤儿救祖记》就被称为当年最不能错过的电影。虽然在题材上,《孤儿救祖记》和前三者完全不同,不是大场面大题材,但是拍摄他的明星电影公司和张石川、郑正秋的名头,却让这部电影在还没有拍摄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民众和电影界的广泛注意。

    在中国电影界里面,张石川和郑正秋是资格最老的,是前辈,他们的名头早已经享誉大江南北。虽然两个人创办的亚细亚和幻仙先后失败,但是作为探路者,他们在电影上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这一次,两个人重新出山,而且重金打造明星电影公司,意图很明显,那就是重新夺回他们曾经失去的一切,明星电影公司也因此被认为是将来有可能成为大中华电影公司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因为这事情,大中华电影公司和明星电影公司,郑正秋张石川和我之间,更是出现了一种微妙的尴尬的裂缝,不过这些,随着《北洋水师》的放映,立刻烟消云散了。

    《孤儿救祖记》原本在1922年的年末就可以放映了,之所以推迟了两个月,郑正秋和张石川考虑的,自然也是避开《北洋水师》的风头,毕竟那时候《北洋水师》就是个巨额,任何撞上来的电影,都绝对不会有好下场。作为明星电影公司的第一部电影,《孤儿救祖记》对于明星来说,显然意义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郑正秋和张石川顶着巨大无比的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