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7章 《北洋水师》首映后的疯狂!(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7章 《北洋水师》首映后的疯狂!(三) (第2/3页)

有真实世界的人,而不是行尸走ròu,不是政治符号,这是《北洋水师》的伟大之处国家的民族的意义自不必说,但是从人的个体上,蒋慕白堪称大师。”

    可以说,所有的评论文章中,周作人的文章是最为平和的,也是最为没有政治sè彩的。但是,这篇文章让我很敬仰这位大家。他是一个真正关心个体的人,虽然这个时代,最为需要关心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但是个体的世界,谁说不重要呢。当别人风风火火jī烈地投身这黑暗的熔炉之中的时候,他依然能够执着地探讨个体的世界,但是这份坚持,就已经让我很是敬仰的了。

    周作人的旁边,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先生的文字,是我最期待的。

    标题有他一贯的特sè,很幽默:《头发的故事》。

    “中国人,向来是看重头发的,大抵已经成为了传统了。满清入关时,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嘉定十日,中国的老百姓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脑袋,而是头发。我年幼的时候,先生讲到这历史,常常痛哭流涕。把头发看得比脑袋重要,这是中国独有的。”

    “满清灭亡的时候,国人开始流行剪辫子,我的辫子,便是那个时候剪的,当时的想法,似乎剪了辫子,便是**了。结果这么多年来,我常常站在人群中观看,发现那么多人,脑袋后面依然拖着一个辫子。实质的辫子剪掉了,精神的辫子却如影相随。”

    “这事情,让我时常觉得悲哀。祖宗为了尊严,宁愿掉了脑袋也要保全头发,时下,甘愿做奴隶的虫豸们却还拖着着辫子麻木生活。”

    “蒋慕白君的《北洋水师》,不管是邓世昌还是丁汝昌,全都是留着辫子,但是这些留着辫子的人,却是实实在在的英雄。我希望,像剪刀一样的《北洋水师》之类的电影,多一些,再多一些,剪掉这无形的辫子,中华才有希望。”

    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的那么的犀利而幽默,看得却让人心情沉重。是呀,辫子剪了十几年了,奴性,却从来不曾离开过,如同yīn影一样时刻笼罩着。便为先生说的这奴隶的辫子,电影人也应该尽一把里。

    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往下看,却发现有两篇文章的标题,很是刺眼。

    沈雁冰的文章《劳苦大众的胜利》。

    “历史向来证明,真正的动力是民众,是最底层的劳苦大众,而非英雄,这是基本的历史唯物观。《北洋水师》的伟大之处,是第一次在银幕上塑造出了劳苦大众的形象这形象,是光辉的,是感人的。”

    “中国要生存,中国要发展,推动这进城的还是劳苦大众。只有普天之下的劳苦大众站起来了,**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

    “蒋慕白的这部电影,超过了他以往两部电影的水平,使其真正成为一个**者,一个关注劳苦大众的**者,这样的行为,是令人钦佩的”

    沈雁冰的文章,虽然是赞扬我,说的也是很有道理,但是让我稍稍有些不舒服。他说的道理我懂,但是没必要把我和**者挂在一块吧。

    如果说沈雁冰的文章让我觉得有些不舒服的话,那么下一篇文章就完全硌牙了,光是标题就是吓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