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章 选址何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章 选址何处 (第2/3页)

被警察抓获。

    这样的一个案子,报道之后,成为上海街头巷尾人人争议的话题,迷药麻杀,赌博,**等等等等,这个事情里面有太多老百姓感兴趣的元素了,不仅报纸做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更有人根据这个事件写成小说连载,掀起了一波一波的凶杀文学浪潮。

    而所谓的中国影戏研究社的一帮人,就看中这中间的机会,几个人凑了一两万块大洋,注册了个皮包公司,买来了摄影机,请来了摄影,就投入拍摄了。

    这帮人,动机就是赚钱,对电影根本就不懂,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如何吸引老百姓的注意力,因此拍摄的时候,在演员上很是下功夫,找来了一个和阎瑞生长相十分相近的朋友扮演他,阎瑞生的这个朋友和阎瑞生十分熟悉,了解他的秉性和动作,再加上长相很相似,所以基本上就是本色演出,此外,这帮人还找来了真的**,警察也是请有经验地巡捕房的巡警来扮演,和中国早期那些以戏剧社演员为主的表演风格迥然相异。

    这部电影拍摄出来之后,因为题材的火爆和表演的自然,一炮打响,赚得盆钵溢,在社会上引起了观影热潮,也惊动了当时的文化界。社会上老百姓喜欢这部电影,文化界却是一边道,对于这部电影进行了史无前例地猛烈批判,批评这部电影反映了恶趣味,动机不纯,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严重地扰乱了社会风气,影片格调低下,毫无任何艺术感可言,是文化界的毒瘤,引发了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一场大批判。

    这些批判,绝大多数都是中肯的,但是中国影戏研究社的那帮人可不管这么多,他们拍电影本来就是为了赚钱,现在大赚了一笔,目的已经达到,所以那帮人分了钱,各自作鸟兽散,继续吃喝玩乐去了。实际上,中国影戏研究社成了一个让人十分惋惜的电影公司,尽管他们不懂电影,但是在挑选题材上的确有一手,而且那场文化大批判,让电影和这个电影公司闻名全国,如果不是目光短浅分赃散去,而是继续搞下去,说不定就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电影公司了。

    可悲,可叹呀。

    眼前的周瘦鹃,年纪只不过比我大五六岁,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他加入了这个公司,应该能够有所作为。

    “瘦鹃,听说你们现在正在拍影戏?”顾鼎周问道。

    周瘦鹃微微额首:“此部戏,鄙人任编写者,其他的事情都交给研究社的人负责。”

    “听说租赁的器材和场地以及摄影的人,都是商务印书馆的?”顾鼎周极为八卦。

    “这个自然,影戏这东西,大家都不懂,所以干脆委托活动影戏部,他们又经验。”周瘦鹃无所谓地笑笑。

    他说的这种委托方式,20年的上海很普遍。一帮不懂电影的人,顶多出个钱攒好了本子,剩下的常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