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二五章 新一轮人才招揽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二五章 新一轮人才招揽计划 (第3/3页)

,军统曾向美国大使馆的有关人员汇报过华德在新疆的言行。华德回国后甚至被国务院调查。

    但不管怎么说,情报眉提供的资料,在陈校敏这个特殊的知情人这里得到了证实。安在鸿教授看了一眼正在做笔录的助手,继续问道:“陈先生,说说那个包懋勋吧。”

    “准确的说,包懋勋算不上一位真正的外交官。”陈校敏沉思了片刻后,回答道:“他曾经在我国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传教士”会说半吊子〖中〗国话”对社会情形也非常了解。也许就是因为他第一次担任公职,上任后要比华德领事积极的多。

    他逐步扩充人员,积极展开工作。

    除了他的妻子担任机要文件、通讯密码保管和译电工作外,领事馆还没有副领事、秘书等职务。他还在迪化雇佣了俄文翻译和维吾尔文翻译,甚至还要求时任警备司令宋希濂的英文秘书,也是我在圣约翰大学的同学祁广彰,每天去领事馆从事半天的英文翻译工作。

    他上任时我就陪同韩特派员去领事馆进行礼节性拜访,刚刚见面他就问韩特派员,是否听到过苏联境内发生过爆炸巨响?韩特派员说:“没有,只听说过苏联在阿山地区”用近百辆卡车昼夜不停地运输当地开采出来的矿产,。包懋勋又问:“那些矿是不是钠矿?,我们说只听说过阿山富蕴县只有鸦矿,没听说过有钠矿。”

    “他对每一个从苏联境内来到迪化的旅客,总要想方设法了解他们所知道的情况。”陈校敏瞄了一眼安在鸿教授后,小心翼翼的补充了一句:“就像您现在问我这样。”

    “是吗?”安在鸿教授笑了笑,随即说道:“我看他像间谍,多过于像外交官。”

    见笑面虎并没有在意,陈校敏的胆子大了起来,也若有所思的点头说道:“是的,先生”我也有这种感觉。他对新疆有多少苏联人?从事一些什么活动?在伊犁、塔城、阿山地区有没有驻扎军队?在这三个地区开采什么矿产?

    由苏联开采的乌独山子油矿的产量有多少?蕴含量大不大?等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他对苏联领事馆吸收新疆人加入苏联籍一事尤为注意,曾就此事向我们特派员公署、警备司令部了解过多次,还向迪化〖警〗察局询问过。

    晷外,他还多方收集新疆的地方资刚。比如新疆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和宗教信仰,新疆的矿产和农产品,新疆境内交通及通往苏联、阿富汗、青海、西藏等地的交通情况”各地区少数民族领袖和他们的政治倾向,各地区社会团体的负责人和政治倾向等等。”

    安在鸿教授并不认为陈校敏在信口雌黄,因为迪化城实在太小了,总人口都没超过八万人。而像陈校敏这样具有着官方身份的人”更不会超过一百个。相比那些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国民政府要员”陈校敏这个小吏掌握地情况反而会全面的多。

    想到这些,安在鸿教授站了起来,微笑着说道:“陈先生,联想公司新疆问题研究员这个职位您感不感兴趣?如果您感兴趣的话,我会与出入境管理处进行沟通,解决你们全家在琉球共和国的居留权。”

    没什么比获得琉球共和国居留权更令人〖兴〗奋的事了”但陈校敏还是扶了扶眼镜,试探的问道:“先生,联想公司是一家什么性质的公司?您知道的”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英夹翻译兼秘书,再说我有家有小的,不适合从事那些危险的工作。”

    安在鸿教授意识到他在顾忌什么,连忙解释道:“联想公司是一家研究分析公司,与大学研究所的性质差不多。陈先生,您尽管放心,我们不是您想象中的那种特务机构。”

    “真铆”

    “真的,难道您认为台湾大学历史系的安教授会骗您吗?”见陈校敏那副不可思议的样子,一直做记录的助手站了起来,哈哈大笑道。

    与此同时,韦永成夫妇终于被两名出入境管理处警员,送到了台北码头边的一座旧仓库前。

    如果不是仓库外挂着一块“世纪建筑工程总公司”字样的牌子,知情人都会以为曾经为南洋华人立国之战备战的后勤委员会又开始工作了。

    事实上这里却是执行“逃亡计划”的大本营,曾经为后勤委员会服务的一些处长科长,也被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活死人”再次征募了过来,与远东联军情报局、海外华人互助会安全事务委员会一起,共同谋划史无前例的“逃亡计划”!

    “韦夫人,请您跟我去休息。”

    “韦先生,请您跟我来,我们丁总经理已径等您多时了。”

    吉普车刚刚停定,就见两位身着黑色大衣的年轻人,从仓库的小门里钻了出来。跟护送二人到此的出入境警员点头示意后,就对韦永成夫妇微笑着说道。

    [奉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