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旷日持久的官司 (第3/3页)
**社会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一种符合社会需求、合理合法的重要的政治、经济结构要素……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有恒产者,始有恒心。这话的意思是说,只有财产较多的人,做事才有责任心。因为他要对自己的财产负责,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对自己的声誉负责……绝对不会乱来。我们这个阶层以财富、道德、学识和声望,责无旁贷地担负了政府职能缺失部分的职责,在农村中起着稳定社会的砥柱作用……”
相比之下,地主同盟的丁主席就有点激动了。面对着近百名新闻记者,丁主席老泪纵横的诉说道:“家里有粉坊、染坊、油坊、磨房,说明我们走的是多种经营的农产品深加工道路。我们克勤克俭,省吃俭用,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的积累,才有了这些财富。
我们这样的人,不是应当受到层层表彰的致富模范吗?我们这种品质,不正是民族吃苦耐劳的典型代表吗?民族的强大与富裕,不有赖于我们这些人,那还能依赖谁?”
甚至连一直保持沉默的华人互助会新闻发言人,都指出:“思想简单,艺术粗糙、毫无片段真实感的白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的倒退,不但打击了人们靠勤俭持家、发家致富的积极性。而且还人为的制造仇富心理,激化劳动者和资本拥有者之间的矛盾。”
“白毛仙姑”事件把那霸湾闹得是鸡犬不宁,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还得继续闹下去。李老板对此非常满意,甚至满意到了极点。对他来说,一是可以通过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尽最大可能的增强前地主现资本家们的凝聚力;二来还能促进了那霸湾服务业的发展,毕竟这里都是他李老板和老警卫营兄弟投资的产业。
最后一件事只要把最后一件事办完,李老板就可以放心的去纽约总部,为南洋华人立国之战获取美国的支持了。
六月二十八号下午…,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普通客机,在那霸湾国际机场三号跑道上降落。一位裹得严严实实的神秘客人刚下飞机,就被一辆普通车牌的黑色轿车,秘密接到了奥武山别墅区。
客人刚跟着朱明走进客厅,李老板就急不可耐的问道:“我的朋友,事情都办成吗?”
“成了我成功了”秘密赶来的汤姆参议员,脱下外套后,激动万分的说道:“南共刚被开除出工人情报局,我们就当机立断的介入了进去。李,你的情报非常准确,铁托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就算没有李老板的情报,野心勃勃的铁托一样会跟克里姆林宫分道扬镳。李老板之所以动员伊戈尔-冈察连科大使当内鬼,就是要给汤姆参议员送上一份大礼,让他成为真正的美国英雄,让他在华盛顿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现在不是讨论具体细节的时候,李老板看了下墙上的时间,严肃命令道:“朱明,通知梁子开始行动。一定要小心,千万别让大使馆的其他人察觉到。”
“是,老板”帮助苏联大使逃亡可不是一件小事儿,朱明重重的点了下头,随即抓起手边的电话下达命令。
尽管汤姆参议员这半年多来,从李老板手里获取了几十份绝秘情报,但他始终不知道提供情报的人是谁。听到李老板说不要让大使馆的其他人察觉后,便急切的问道:“李,他到底是谁?”
“伊戈尔-冈察连科,苏联驻联合国分部大使,斯大林的远房亲戚。”李老板递上了一根香烟后,异常严肃的说道:“汤姆,人我半个小时后就交给你,但你一定要保证他的绝对安全。”
“我的上帝你竟然策反了一个大使”经过汤姆参议员早就知道内线的身份不低,但却从未想过级别会如此之高,而且还是斯大林的亲戚。想到把这么个人带回美国,将给自己带来多大的荣耀,汤姆参议员便欣喜若狂的说道:“谢谢,谢谢你,我的朋友。安全方面你尽管放心,我不会让他受到一点伤害的。”
李老板想了想后,还是严肃的说道:“汤姆,伊戈尔-冈察连科是我的朋友,他为你做的事情已经够多了。这件事不要大肆宣扬,让他过点正常人的日子吧。”
从内心来讲,汤姆参议员非常希望对伊戈尔-冈察连科大使的叛逃进行大肆宣传,让苏联在国际上名声扫地。但李老板这一合理的要求又不能拒绝,便不无遗憾的答应道:“好的,我会低调处理的。不但不会对外张扬,而且也不让中情局去打扰他的生活。”
“这我就放心了。”李老板点了点头,随即拉着汤姆参议员走出了别墅,乘那辆普通车牌的轿车,往机场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正在餐厅与副大使、武官、一秘、二秘等人用晚餐的伊戈尔-冈察连科,接到了一个邀请他明天参加赔偿委员会第108号会议的电话。这很正常,联合国分部总是有没完没了的会议。有时一天就会接到十几个不同部门的同时邀请,分身乏术的伊戈尔-冈察连科大使,不得不安排副大使、一秘、二秘等人分头参加。
“谢尔盖,这个会议你明天代我去吧。”伊戈尔-冈察连科大使回到餐桌前,若无其事的说道。
谢尔盖副大使放下手中的面包,点头笑道:“是,大使先生。”
“你们慢慢吃,我出去散散步。”伊戈尔-冈察连科大使抓起餐巾擦了下嘴,给众人打了个招呼后,就与往常一样准备出去散步。
按照外交人民委员会和对外情报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伊戈尔-冈察连科大使是不可以独自外出的。但由于大使先生的身份特殊,一直以来也没出什么问题。负责监视的米哈依尔武官就没在意,甚至还呵呵笑道:“大使先生,您不带瓶酒吗?”
“恩,这很必要。”伊戈尔-冈察连科大使转过身来,从餐桌上抓起他那钢质酒壶,这才大摇大摆的走出了大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