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六四章 战争中学习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六四章 战争中学习战争 (第3/3页)



    “唰”的一声,包括曹朴、崔用德、吴国祯、林群贤、李老板在内的所有人,立即笔直的站立了起来口近千人的大会议室里顿时一边寂静,甚至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三分钟过去了韩立国继续说道:“请坐!下面请联军副司令刘玉、华将军、联军副参谋长安德里将军,给大家介绍下以军的作战经过。”

    刘玉华中将刚走上讲台,各**官们就不约而同的从公文包里掏出纸笔,准备记录。两个小时的讲解,让众人了解了巴勒斯坦之战的经过,以及以军总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的全过程。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对从未经历过战争的远东联军尤为重要。安德里中将刚介绍完毕,参加过阿以之战的蔡国明副参谋长,就在韩立国的示意下开始了总结。

    “各位,从刘副司令和安德里副参谋长的介绍中大家应该可以看出,以军前身“哈加纳”以定员100右的连”为基本的战斗单位,从未超过这个数字。各连自己携带补给品,主要装备是轻武器。”

    蔡国明副参谋长这位远东联军重点培养的二代军官,看到台下长官们投来了鼓励的目光后,刚上台时那紧张的心情缓解了不少,便清了清嗓子,继续分析道:“在前段时间的大反攻中,以军第一次展开了集中指挥4个旅的“约阿夫”作战行动口作战指挥也具有分权的性质”旅的战斗一般授权给营长来指挥。

    在这次战争中,以军根据经验确立了一条原则:总部只交代作战目的,细节由各级指挥宫决定。另外,在这次战争中指挥官取得成功的一个共同因素是,他们都具有敢于冒险的进取精神。他们体会到:谨小慎微的战术,往往与失败联系在一起。

    利用阿拉伯军队的脆弱性大胆地战斗,往往会收到超出预料的战果。其典型人物是“派尔马契”的伊加尔一阿隆上校。阿隆上校在北加利利的“伊夫塔”作战行动中虽然失败了,但却在“丹尼”作战行动中取得了胜利。”

    听到这里,崔用德忍不住的回过头来在李老板耳边低声感叹道:“李先生,看来派遣志愿者参战,或派遣观察员观战,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李老板重重的点了下头,深以为然的说道:“是啊总统先生,以后不管哪个国家发生了战争,我们都必须派人去实地观摩。

    回来后也要像今天这样,总结和分析交战双方的得与失”让联军在现代化建设之路上少走些弯路。”

    “派尔马契作战指导的特点”,李老板刚刚说完,讲台上的蔡国明上校便继续说道:“这一点阿隆上校的指挥最具有代表性。他们在进攻时不留预备队,翼侧不加掩护集中兵力于决胜点。这和以往的军事常识很不相同,指挥官总是站在第一线上,口里喊着“跟我来”,冲在最前面。

    “派尔马契”的这种精神,导致以军中军官的阵亡人数,高于其他军队的一倍。如果战争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那将对军队的战斗力带来负面影响。”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军官不冲在前面,部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李老板沉思了片刻后,决定会议结束后一定要跟韩立国提提,在联军军官中也发扬这种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

    “阿军发动进攻时,以军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付阿军炮兵、坦克上的优势。当时以军采用了游击战术。这是“派尔马契”的创始人伊扎克一萨德的思想。他们灵活地运用所熟悉的地形,在夜间采取游击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蔡国明将手中的资料翻到下一页后继续说道:“事实证明,战术指挥上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胜过以机械呆板的方式展开的数量占优势的敌之火力。我认为,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毕竟我们的战略战术,都是在机械化作战基础上制定的。一旦离开了公路,那我们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以色列海军在战争期间的表现几乎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他们所谓的舰队,只不过是在仅有的几艘陈旧的货船上临时安装了老式的西毫米野战炮。他们虽然也采购了登陆舟艇和巡逻艇”但直到联合国责令停战时还没有到货。

    另外以色列海军是由美国的犹太志愿人员指挥的,除了参加“约阿夫”行动和“霍雷夫”行动中的封锁加沙港作战斗取得了一些战果外,未实施其他值得一提的作战行动。”

    游击战!令人头疼的游击战。李老板一边琢磨是不是把对付游击队的大杀器直升机和炮艇机投入战场,一边盘算着联军官兵离开装甲车后的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安德里副参谋长再次走上讲台,接替蔡国明副参谋长继续总结。

    “以军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胜利,与他们之前建立的兵役制定是密不可分的。它由职业军官、专业士官干部、大量征集的士兵、经过训练的民间预备役人员组成。”

    安德里副参谋长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林群贤后,继续说道:“以色列预备役军人一经动员,就能立即加入自己的作战部队。它不是为加强常备军而组织的单纯的兵员储备集团,以军体制的独特点,在于它的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军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不是常备军的附属品。

    常备军平时的主要任务,走向国防军的预备役部队提供训练有素的骨干。很明显,预备役军人才是国防军的主力,以色列国防鼻终依赖于预备役组织。其他国家的预备役军人往往士气不高,但以色列国防军不存在这个问题。”

    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远东联军的实力,以及印尼华人的人口基数,都决定了印尼华人无法占领整个印尼群岛,甚至只能占领爪哇岛一半的土地。

    联军参战各部不可能在印尼久留,也不可能总是为万里之外的印尼备战。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南华共和国,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印尼土著的进攻。毫无疑问”未来的南华共和国安全上将靠自己,而建立一套像以色列那样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则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国防压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