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 坚韧的民族 (第3/3页)
:“朱明,回去后给海因茨中尉发封电报,让他们派几个人来参加这个“帕尔马赫”部队”
“是,老板”在朱明的眼里,pea和sca已经够精锐的了。何况犹太复国组织的军事实力又不怎么样,哪里有什么值得维和部队学的呀?但老板的话就是命令,不管想得通还是想不通,都得不打一丝折扣的执行。
“接着说,接着往下说。”见安德里少将停下了,李老板立即催问道。
“伊尔贡您是知道的,那是梅纳赫姆-贝京的组织。”安德里少校想了想之后,接着介绍道:“罗哈米-黑尔兹-以色列组织与伊尔贡差不多,都是犹太极端分子组建的恐怖组织。不过大敌当前,他们都主动加入了本-古里安先生的复国组织。
我们在那霸湾给他们培训的犹太团,被扩编成了两个装甲旅,是犹太复国组织主要的军事力量。”
安德里少将的话音刚落,驾驶吉普车的刘玉华便补充道:“李先生,从现在的情况上来看,犹太人基本上完成了部队的整编工作。“哈加纳”总司令部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战争,在原来的a、b、c三个作战计划基础上修改拟定了d计划。
他们判断维和部队的最后一批部队从巴勒斯坦撤离完毕,阿军必然向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定居点进攻。“d计划”明确规定了“哈加纳”必须牢牢控制住联合国划分给犹太国家的领土,保卫边境和犹太人村落的安全。
但我认为完成这项任务并不容易,他们首先必须击退阿军的进攻,确保犹太人村落之间的交通。还要摧毁阿军的前进基地,同时还必须占领阿拉伯人的集镇,切断阿军的物资供应线。”
巴勒斯坦内战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挑战是怎么应对未来的阿拉伯联军。李老板沉思了片刻后,凝重的问道:“复国组织的机动兵力有多少?都是怎么编制的?”
李老板给犹太复国组织提供了那么多帮助,这些事情本里安自然不会向志愿军司令刘玉华隐瞒。李老板的问题刚刚提出,刘玉华便如数家珍的介绍道:“哈加纳的总兵力达到3万人左右,装备的武器有轻武器2.2万件、反坦克炮86门,机关枪1500挺,冲锋1100枝、2英寸迫击炮682门,3英寸迫击炮195门、65毫米野战炮5门。
“派尔马契”三个旅六千余人、戈兰尼旅四千多人、卡梅尔旅两千五百多人、亚历山德罗尼旅三千五百多人、基里亚蒂旅两千五百多人、吉瓦蒂旅和埃齐翁旅各三千多人。
另外他们还有一支六百多人的空军,不过只有不列颠战役后退役的五架飓风战斗机和六架喷火式战斗机。这两天,他们从世界各地招募的飞行员陆续到达。如果算上我们的八百名飞行员,和伊朗政府秘密提供的七十架飞机,那空军的力量还是可以一战的。”
想到英国和外约旦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李老板立即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这点力量对付穆提夫的救世军足够了,但能不能抵挡住阿拉伯联军的进攻就很难说了。我们的那八百多菜鸟飞行员,哪里是阿拉伯空军中的英国飞行员的对手?真不知道这一仗打下来,三千三百多人有多少能完好无损的回去。”
负责联军武器装备工作的安德里少将,连忙说道:“老板,犹太人还是有一定战争潜力的。他们通过各种途径,采购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法国h―35式轻型坦克、英国“克伦威尔”式坦克、美国“谢尔曼”式m―4坦克、伊朗政府秘密提供的豹式坦克,他们应有尽有。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能自己制造装甲车、迫击炮,以及部分口径的子弹和炮弹。这一点非常重要,阿拉伯人的武器弹药打一点少一点,如果英、法两国断了弹药供应,那他们这仗就打不下去了。”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拓荒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的发展工业,这一点是阿拉伯贵族们望尘莫及的。想到“基布兹”、“莫沙夫”、“犹太工总”等比社会主义还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团体,李老板便感到莫大的讽刺。
从东欧国家过来的移民,实行土地公有制,集体食堂,公费医疗,按劳分配。西方国家犹太移民则按照他们的方式,进行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这两种水火不相容的意识形态,在民族主义的大义下竟然能和睦相处。
在这里,东方和西方、现代和传统、世俗和宗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奇特地混在一起、融为一体。想到这些,李老板便不无感叹的问道:“朱明,你说我们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像犹太人这样团结啊?”
这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把朱明给问糊涂了,想了想之后,不得不苦笑着说道:“老板,大敌当前、一致对外,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我们在抗战时不也团结过一段时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