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零八章 特拉维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零八章 特拉维夫 (第2/3页)

业家、银行家、科学家、艺术家;也有来自穷乡僻壤、目不识丁的游牧民、部落人;既有许多根本不信仰宗教的世俗主义者,也有大量极端虔诚乃至狂热的犹太教徒。

    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波兰语、希伯莱语、阿拉伯语、意第绪语,不一而足。李老板赫然发现犹太复国主义的军队,比自己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还像联合国。

    联合国维和部队撤离之时,就是阿犹双方开打之日。本里安等人不但要带领这帮超级乌合之众,打一场巴勒斯坦内战。还要准备与外约旦、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打一场卫国战争。

    如果不是比常人多出几十年的阅历,李老板压根都不相信犹太人能赢。毕竟巨大的军力悬殊在这里,本里安手里的这帮乌合之众,怎么看也不是由英国人担任各级军官的阿拉伯军团的对手。

    历史书上所说的美帝国主义,并没有给犹太人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援助。杜鲁门总统为了美国籍犹太人手上的几百万张选票,只是在联合国大会上支持犹太人建国而已。

    而苏联政府则恰恰相反,不但在国际社会上大力支持犹太人建国,而且还通过各种方式,给犹太人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尽管李老板已经做出了有限支持的决定,但还是忧心忡忡的问道:“亚丁教授,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现在是什么一个情况?”

    亚丁教授坐直了身子,介绍道:“耶路撒冷宗教领袖穆提夫,在巴勒斯坦地区拥有广泛的支持。由于巴勒斯坦问题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穆提夫已经将二十来万阿拉伯城管,改编为巴勒斯坦救世军,并紧张的进行战争准备。

    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一样,穆提夫坚决不同意我们犹太人建国,不过他与外约旦之间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外约旦国王阿卜杜勒想利用这个机会吞下耶路撒冷地区,完成他的“大外约旦计划”并成为“巴勒斯坦之王”。而穆提夫则不希望其他阿拉伯国家干涉,他想自己担任巴勒斯坦国王。”

    李浩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名字后,突然问道:“教授,这么说一旦发生内战,阿拉伯国家很可能会坐视不理了。”

    亚丁教授点了点头,胸有成竹的说道:“是的,他们之间并不团结。阿拉伯联盟内部因长期不和以及争夺领导权,而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政治上的两大竞争对手是外约旦的阿卜杜勒国王和穆提夫。

    阿卜杜勒国王在推行“大外约旦计划”的同时,还在不遗余力的推行“大叙利亚计划”,梦想建立由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外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大叙利亚”。

    这个舞台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埃及国王法鲁克。他虽被各方面看成是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人,但却遭到伊拉克的反对。伊拉克一直自命不凡,认为只有自己才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

    巴勒斯坦地区土壤大部分被侵蚀,最典型的地貌是多石的山岗,沙漠和沼泽,只有很小一部分农业区。主要气候也是毫不留情的炎热和干燥。这块土地除了对全世界许多人具有精神上的重要意义外,只不过是昔日留下的衰败的遗迹。

    但随着三代犹太拓荒者们不怕艰难困苦,在土耳其当局和土著人口的敌意下,开拓出一块块良田,这里便成为了阿拉伯人眼里的香饽饽。

    赖伊秘书长要求李老板现在就制定维和部队撤离计划,这就意味着巴勒斯坦分治草案很快就能获得通过。李浩沉思了片刻后,紧盯着亚丁教授和贝京二人,严肃的说道:“先生们,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尽管阿拉伯世界内部不团结,但军事实力还是你们的几倍。”

    亚丁教授重重的点了下头,凝重的说道:“是啊包括魏兹曼先生和本里安先生在内,所有人对能不能打赢这场战争都没什么信心。但我们必须要打这是我们独立建国的唯一机会。”

    梅纳赫姆-贝京更是斩钉截铁的说道:“我们的土地是全体希伯莱人民,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全心全意地建设起来的。谁也别想用武力的方式,将我们赶出用额头上的汗水,才建设起来的家园。”

    本里安先生曾清楚的对李老板说过,“要征服一个国家,可以有许多方式;可以通过政治活动或者外交条约来征服,甚至用钱也能买到。所有这些手段只有一个目标……夺取权力,奴役和剥削当地人民。

    但是,我们在巴勒斯坦寻求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祖国。一个祖国是不能那样来获得的,不能得到一个礼物一样,不能通过特许或者政治协议得到,不能购买,也不能用武力夺取。祖国只能用你额头上的汗水才能建设起来……”

    事实上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从1811年两百多个也门犹太人来到这里开始,在法国金融家罗斯柴尔德男爵的资助下,成千上万的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