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三章 远东联军司令部 (第2/3页)
“我建议六个月后,组织参战各部的连以上军官,以平民的身份轮流进入印尼实地勘察,并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李老板对布斯曼的建议非常赞赏,立即说道:“恩,这个建议非常好。叶先生,军官们的安全就交给你了。”
“请大家放心,印尼自卫军上下三万五千人,将保证联军军官们的绝对安全”戴笠点了点头,斩钉截铁的保证道。
见李老板示意自己继续说,布斯曼立即回到地图前,指着布莱仑港和望加锡海峡边的望加港,严肃的说道:“鉴于战役打响后,将会有二十八艘军舰、一百二十艘大小吨位货轮、以及八十多艘登6艇参战。所以,我们在战区及周边地区,需要四个港口进行舰只的维护保养。”
李老板连忙走了过去,仔细研究了下地图后,说道:“布莱仑港交给叶先生解决,望加锡海峡边的几个港口还在荷兰人控制下,这个我来想办法。”
会议室里唯一的外行梅大校长也走了过来,在地图上划了一道后,说道:“那我们的海上补给线,就定为琉球――台湾――马尼拉――望加港。”
布斯曼将军重重的点了下头,凝重的说道:“幸好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否则第一特混舰队的所有军舰,可能连为商船护航都不够。”
半天一声不吭的韩立国终于开口了,布斯曼的话音刚落,便忧心忡忡的问道:“老板,我们与印尼**开战,苏联太平洋舰队会不会干涉?要知道他们在太平洋部署了近百艘潜艇啊。”
李老板想都没想,就大手一挥,胸有成竹的笑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苏联人那边自然有人对付,这个我们不需要操心。”
陈绍宽也呵呵笑道:“是啊,只要美国海军第五、第七舰队不动,苏联太平洋舰队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待李老板等人回到各自的座位,布斯曼少将满怀信心的说道:“老板要求的是四个月内结束战争,但在气候条件允许、军队训练到位、后勤补给跟得上的情况下,我们只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能解决战斗。鉴于参战各部必须尽快撤回,以应对朝鲜半岛的战争危机,我们重点要考虑的是怎么才能守住三宝垄防线。”
这正是李老板最担心的问题,琉球海军6战队官兵都是来自台湾。他们不可能在南洋久留,朝鲜政府军更是一样,难不成真让二十万日本雇佣军去给南洋华人守门?
不行,绝对不行华人的安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上,另外在亚洲地区长期使用日本部队,必然会遭到国际世界的一致反对。
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梅贻琦、陈绍宽、黄光锐、戴笠等人,毕竟南洋就三百多万华人,怎么拉也拉不出四十万大军啊
今天是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三号,十六个月后就是一九四八年八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时正值国民党部队溃散之时。李老板沉思了片刻后,毅然说道:“国内,兵员的问题还是要从国内想办法。大家想想,既然印尼那边撕破了脸,那我们就放开手脚大规模移民了。”
李老板顿了顿之后,转过身来疑问道:“梅校长,琉球、台湾进入战时机制后,可以组织起多少吨位的商船?”
梅贻琦想了想后,回道:“两百八十万吨应该没问题,不过这就意味着两地的海运出口将全部中断,前线的后勤补给也需要全面中止。”
“仗打到那个份上应该稳操胜券了,后勤补给任务应该也完成的差不多了。”李老板沉思了片刻后,凝重的说道:“海运出口倒是个大问题,一旦中断将会影响到台湾的经济展。”
陈绍宽当然明白李老板在想干什么,立即说道:“博文,离开战还有十六个月,我们完全可以提前向西方国家预定商船嘛。”
“既然这样,那战争一打响,我们就甩开膀子移民。争取在联军撤离前,移七百万人国内难民过去。并留下武器装备和部分军官,就地组建军队防守三宝垄以东的地区。”
李老板作出这样的决定还是比较合理的,两百八十万吨的海上运力,一趟就可以给印尼送去近百万人。联军在印尼驻扎的四个月时间内,完成可以来回八趟,完成移民七百万的任务。
梅贻琦意识到行动的艰巨性,想了想之后,沮丧的说道:“这么一来,南洋之战的大部分工作都落到了我们身上。武器装备的研究制造,后勤补给的生产运输,参战装备的维护保养,以及七百万难民的招募、组织、转运、和安置,哪个任务都不轻松啊。”
陈绍宽重重的点了下头,苦笑着说道:“月涵兄,看来我们在后勤委员会之外,还要组建难民招募委员会、移民安置委员会和南洋经济展委员会了。”
刚刚生的一切,让崔用德、孙元一、金贞烈,以及“影子内阁”新成员尹呈辅倍感震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琉球这个不起眼的弹丸小国,竟然有着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组织能力。
而戴笠等南洋将士们则欣喜若狂,毕竟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南洋就会出现一个人口近千万的华人国家。
李老板可不管这么多,而是转过身来,指着崔用德、孙元一、金贞烈等人笑道:“梅大校长,这些琐事杂事,您还是留到大学岛上讨论吧。我们的朝鲜盟友都等急了,现在该讨论南朝鲜政府建军问题了。”
考虑到台湾那边已经上了正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华人在胡文虎的努力下,也组建起了华人互助会。梅贻琦感觉到琉球并不是孤军奋战,便欣然笑道:“你放心,我们这些老头子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说真的,台湾、南洋、朝鲜和日本的事完了,我们这些人也该退休了。”
看着几位朝鲜人急不可耐的样子,布斯曼将军连忙说道:“刚才孙先生就问过,为什么不调用计划中的二十万日本雇佣军,反而让朝鲜政府军参战,现在我就给大家解释下其中的原因。
先,即将组建的朝鲜政府需要进行一次实战训练,而印尼之战正是最佳的实战训练机会。另外朝鲜半岛的形势与印尼不同,我们面对的不但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二十万大军,而且他们还很有可能得到苏联红军的支援。”
布斯曼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刚才崔先生曾保证过,只要朝鲜北部边境有两个国家的**军队驻扎,就不会贸然动战争。对于新盟友的保证我们深信不疑,但我们却不能保证北朝鲜当局会不会率先起攻击,并试图用武力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