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七五章 愿者上钩(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七五章 愿者上钩(四) (第2/3页)

笑的解释道:“这还用问吗?还是曹家父子,博文和曹样难道不是父子吗?”

    恍然大悟的傅斯年连连摇头,并反驳了起来:“差矣!差矣!这只能算半对,半对父子。应该是两对半父子!”

    众人一阵的哄笑,都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应该是两对办父子。

    言归正传,大家又把话题转到怎么转移这几万人身上。考虑到学生的来源天南地北,大家研究后决定请美联国际旅行社帮忙,从各地组织分批前往琉球,既节省时间又不引人注意。

    既然是大学就要起个名字,但这个大杂恰大学的名字还真难起。想了半天都没能想出个像样的名字小最后不得不借鉴西南联大,取名为东海联大。艾德礼相的办公室里是济济一堂,居中的艾德礼相和外交大臣正交头接耳,旁边的海军大臣与陆军大臣也在窃窃私语。内阁的其他成员们纷纷对着手中的资料,低声的互相探讨着。

    毫无疑问,今天研究的主题就是巴勒斯坦问题。接到杨慕绮的回电后。艾德礼相就将内阁成员们召集起来,对此进行研究。

    看看墙上的摆钟指针,艾德礼相感觉不能继续这样扯下去,于是清清嗓子说道:“先生们,巴勒斯坦的局势和维和部队的条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国内和各殖民地的现状大家也非常清楚,我想我们必须尽快的拿出个决策。

    现在英国的处境非常艰难,国内被纳粹空军炸的是面目全非,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重建。海外殖民地纷纷的闹独立,一刻也不能消停吧勒斯坦的麻烦。仅仅是无数麻烦中的一个。

    “相大人。我们在巴勒斯坦有近六万名的驻军,一年的军费预算远远的过了一千万美元。而且那里的局势非常糟糕,犹太极端主义、大阿拉伯主义、还有伊斯兰极端的宗教派别,都不断的攻击我们在那里的驻军。我认为花一千万美元。来换取提前一年撤离还是合适的。”外交大臣侃侃而谈道。

    陆军大臣不解的问了起来:“为们定要付钱才能撤离。我们直接撤离不行吗。”※

    外交大臣苦笑着解释道:“当然,并没有人拦着我们的士兵回家。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是不能这样单方面撤离的。一旦我们那样做了,那我们在国际社会上将会很被动。”

    艾德礼相指着地图说道:“先生们,我们的计划是除苏伊士运河两岸的驻军外,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所有中东驻军撤回。大家现在应该考虑的是,我们接受不接受维和部队的条件?”

    被财政赤字搞的头晕脑胀的财政大臣,第一个反对这项交易。他理所当然的认为,英军撤离不撤离,跟维和部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既,然维和部队可以仅花一千万美元,在巴勒斯坦坚持一年,那大英帝国的军队为什么不可以呢?肥水不流外人田,为什么非得把钱给别人赚呢?陆军大臣被他的强词夺理,搞的是哭笑不得。一千万美元的军费,仅能维持最多一万名英军士兵,继续在巴勒斯坦驻扎一年。他不认为靠一万英军就能控制那里的局势,更不认为一万名英军士兵都能活着回来。

    “相大人,一千万美元我没有,我最多只能拿出一百万英猜。”财政大臣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妥协了。

    艾德礼相当然能体谅他的苦衷,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授权远在香港的杨慕椅总督与维和部队谈判。

    包括李浩在内,所有人并没有奢望英国佬真能大出血。

    大家最大的期望就是,英国政府能同意减免部分“联总”船只的运河通行费,让维和部队能从“联总”那里搞点粮食和物资。当然。如果英国佬能给几艘退役的军舰。给陈校长教学用更好。

    李浩的打算是用粮食和物资小来收买耶路撒冷的穷光蛋,而不是用子弹去收拾那里的捣乱分子。一旦开了杀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