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杀向江阴 (第2/3页)
暗中怂恿了崇祯一把,他就被配到南京来了。
好吧,其实也不算配,其实,品级是提升了的。
但是,毕竟是离开了皇帝的身边不是?对于太监来说,离开皇帝的身边小是很危险的,随时都有人取代皇帝对你的宠信。
所以,张彝宪来到南京以后,就拼命的想办法捞钱,以讨回崇祯对自己的宠信。
他很快就撤换了原来的江阴巡检,换上了自己人,一个叫做廖大可的人。
廖大可新官上任,当然要拼命地拍张彝宪的马屁。
眼看就要过年了,廖大可自然是命令手下的人员,加大巡查的力度。
江阴巡检司总共有五艘巡逻船,全部出动。
只要是现没有交上孝敬的船只,一律扣押。
当然,大部分的商船,为了避免节外生枝,都会主动的送上孝敬。
可以说,十二月份,是江阴巡检司获得最滋润的月份,一个月的收入,顶得上平时的两个月。
明朝的海上贸易,是不收税的。
福建茶叶每年的贸易额达百万两白银,一年的茶叶税,却只有三十多两银子。
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要是在船上查出违禁品,则可以整艘船货物都没收,甚至是追究货主的责任。
这就是江阴巡检司的权力所在。
什么叫违禁品?没有明说都是江阴巡检司说了算。
这样一来,可以操作的余地,就很大了。
最多的违禁品,自然是输往日本的货物了。
明朝开海禁以后,上谕有一句话,叫做“沟通东西,往来西夷这句话很有考究。
为什么那么有考究?因为日本不在其中。
上谕故意漏掉了“东夷”两个字。
简单的说来,就是你可以和西洋人做生意,但是不得和日本人做生意。
你要是将货物运往日本,就是违法,我就可以扣你。
万历年间,明朝军队和日本军队在朝鲜,狠狠的干了一架。
结果,日本军队被打得稀里哗啦的小一败涂地。
几个在日本国内所谓的军神,都被揍得鼻青脸肿,丢盔弃甲的跑,二匀。
连呼大明不可战本人的一代枭雄丰臣秀召,荆,得吐血,很快就郁郁而终了。
倾全国之力,还不如大明朝的一个巴掌。
也难怪猴子也要吐血身亡。
此后,日本一直不是中国的通商伙伴。
为什么?记仇呗!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再次爆。
万历皇帝的眼光是很准的,始终对日本人不放心。
他的意思很简单。
谁都可以和大明朝做生意,但是你日本就不行。
我就是要封锁你,让你无法展。
随后,无论是天启,还是崇祯继位,都延续了万历皇帝的意志。
日本一直无法和明朝正常的贸易。
虽然不断的有货船悄悄的往日本跑,其实都是无法上台面的,真要拿出来说。
是违反法令的。
杀头抄家,有的是光明正大的理由。
郑芝龙的海上利润为什么这么丰厚?就是霸占了日本的市场。
他非常的巧妙的占据了这个空当。
朝廷当然知道这位海盗头子的事情。
不过,他们也是拿郑芝龙没有办法,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郑芝龙也是个大大的汉奸,还是日本人的汉奸。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你不和日本人做生意,日本人的银子,都让西洋人给抢走了,那也是天大的损失啊!嘉靖海禁的时候,日本刚好是战国时代,需要的军事物资非常多,由于大明朝不输出物资,他们只能从西洋人那里买,什么铁炮之类的,都是葡萄牙人贩卖过去的。
葡萄牙人在和日本人的生意中,着实是赚了不少的银子。
要是这些银子被大明朝给赚了,那也是不错的选择。
白花花的银子,凭什么送给别人,自己不要啊!其实,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根本不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
唐代在白江口给打了一顿,从此再也不敢说什么日出东方,日照天皇,每年都乖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