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0章剑牙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00章剑牙舰 (第3/3页)

作起来。

    水稻收割完毕,可以种一茬的红著。

    小麦收割完毕,可以种一茬的玉米。

    土地的利用率,等于是翻倍了。

    就算这时候的玉米和红著,真的味道不怎么样,好歹也可以用来喂养家禽牲畜,将大米和面粉都节省下来。

    而且,家禽家畜多了,农家肥也就多了。

    这年代没有化学肥料,田地施肥,主要是靠农家肥。

    光靠人的那点粪,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量的饲养家禽牲畜,才有足够的农家肥。

    吩咐下去以后,张准就来到海军议事厅,召集相关的将士,总结海战的经验和教。

    在将水军改名为海军的时候,张准同时在鸠鸠湾建立了海军指挥部,张准担任总指挥,杨国华、周正宇分别担任副总指挥。

    海军总部占地很广。

    反正,鹤鸠湾附近,有的是闲置的土地。

    因为是第一次的海战,大家的经验和教崔,还真不少。

    大家的言,都相当的踊跃。

    三个船长,刘胜、王鹤、程雷,都是直率的炮筒子,有什么说什么。

    经常有些话题,好像是炸了锅一样,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

    通过这次战斗,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互相的炮战。

    相对于登州水师的战舰而言,海军的战船,还是太火炮的数量,也不够多。

    火炮的口径,也不够大。

    所以,大家对海军的未来展,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

    未来的海军展,概括起来,其实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更大更坚固的船。

    第二句:更多更大型的炮。

    苍山船还是太不被打中还好,要是被打中,后果还是挺严重的。

    飞龙炮的口径也不大,只有刃毫米的口径,杀伤力还是差了点。

    但是,口径太大的话,苍山船又无法承受后坐力,必须有更大的船只来承载。

    所以,船只和大炮的展,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离开哪一样,都不可行。

    事实上,在海战结束以后,薛知蝶和孙勤怕,就开始忙着设计更大型的战船和火炮了。

    张准也参与了初步计划的制定。

    初步确定,新一代的战舰,排水量在三百吨左右,装载刃门左右的飞龙炮。

    同时,还需要装载数门的大口径(口径在凶毫米以上)火炮。

    张准将新型战舰的名字都确定下来了,就叫“剑牙舰”他要这些战舰,好像利歹,好像狼牙,狠狠地将敌人撕碎。

    为了剑牙舰的尽快下水,张准分别成了两个研究小组。

    一个是专门研究船体的,自然是薛知蝶领头。

    一个是研究大口径火炮的,牵头的当然是孙勤愤。

    “要人,有人!”“有钱,有钱!”“要粮,有粮!”张准向薛知蝶和孙勤怕郑要承诺。

    尽管有登州水师突如其来的袭扰,双方在海面上狠狠的对撞了一下,但是,总体而言,张准目前和官府,还是处于蜜月期的。

    无论是私盐生意,还是玻璃生意,暂时都没有受到影响。

    因此,大量的银子,源源不断的流入张准的控制区域。

    有了银子,自然要尽快的转化为战斗力了。

    当然,有了银子还不够,还要有人才。

    单靠薛知蝶和孙勤怕两人,是无法完成如此繁重的设计和建造工作的。

    所以,张准慷慨的答应,只要是两人看中的人才,都可以尽最大可能的抽调。

    薛知蝶在江南,知道不少的和造船行业相关的人才,可以通过沈凌菲、郭明泰、黄四郎的途径,将这些人挖来。

    至于孙勤怕,知道的人才就更多了。

    他老子以前是山东巡抚,他本人又是搞技术的,对基层相当的熟悉。

    哪些工匠有本事,哪些工匠是混饭吃的,他全部都清楚。

    通过他的关系,可以拉到大量的工匠。

    其中,最令张准感兴趣的,就是除了铸炮工匠之外,还有登州水师的造船工匠。

    不知不觉,就劲章了,闷骚的自武庆祝一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心,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