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3章 向灵山卫进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3章 向灵山卫进发 (第2/3页)

最终不得不悻悻的撤退。

    其实,夏河城最出名的地方,并不是它本身,而是它附近的琅琊。无论是琅琊山,还是琅琊湾,又或者是琅琊港,又或者是琅琊台,又或者是琅琊国,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都是大大有名的。古代人一般都将琅琊当做是最东方,为此,秦始皇还专门在此修建了琅琊台祭海。

    夏河城就是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修建起来的,带着浓郁的神话色彩。春秋时期,夏河城就是越国的都。以后的琅琊郡,郡治也都在夏河城。夏河寨千户所是洪武年间设立的,在永乐年间又专门拨款加固,使得它在众多的千户所中出类拔萃,高人一筹。

    不过,夏河寨的军户们,对于夏河城过去的历史,可没有太多了解的兴趣。他们现在的感受,乃是生不如死。如果不起来反抗的话,悲惨的命运永远都不会得到改变。浮山所的例子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勇气,他们不约而同的聚集在一起,决心动暴乱,当家作主。

    风扬易就是其中的一个。

    白沙河的战斗消息传开,夏河寨军户们的精神更加的振奋,动暴乱的劲头更加的充足了。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在七月初八,他们起了对夏河城的攻击。战斗从早到晚,足足持续了一天的时间,打得是相当的激烈。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拿下夏河城。更遗憾的是,灵山卫的援军赶到了。

    灵山卫指挥使王健,比鳌山卫指挥使赵寅英要果断多了。他得知夏河寨前所有人动叛乱,生怕又是另外一个张准,急忙带着自己的家丁,还有其他四个千户所的家丁,迅赶到夏河寨。

    风扬易等人装备简陋,战斗力不强,正在为拿不下夏河城愁。又没有完善的撤退方案,遇到官兵的迅进攻,顿时就有点傻眼了。王健指挥家丁们一阵冲击,军户们支撑不住,只好四散逃跑。风扬易他们被围困在琅琊山的附近,负隅顽抗,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

    无奈之下,军户们决定派人到外面去求援。

    到哪里求援?

    当然是浮山城了!

    现在有可能援助他们的,只有浮山城的张准!

    在大家的拼死掩护下,风扬易好不容易才跑了出来,弄了一条舢板,在海上向东边划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终于赶到浮山所,向张准求救。因为这一路耽搁了相当的时间,风扬易不知道自己的伙伴们命运到底如何,极有可能凶多吉少了,所以神情才会显得如此的悲愤。

    张准静静的听完,缓缓的问道:“围攻你们的官兵,有多少人?”

    风扬易说道:“五六百人左右。”

    他详细的解释说,围攻他们的官兵主力,是王健豢养的一百多家丁,还有其他四个千户的总共两百多家丁,又有他临时组织起来的三四百人。这些人没有装备火铳,都是刀枪剑戟,还有强弓硬弩,动起手来,非常的凶狠。他们和敌人接战了一会儿,至少有两三百的军户,都死在了他们的手上。

    为了杀鸡儆猴,王健在夏河寨前所大开杀戒,至少杀了几百名参加暴乱的军户家属。一排排的尸体,全部都摆放在夏河城的各个城门外面,名曰示众。整个夏河寨前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