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章 杨家屯护卫队正式成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5章 杨家屯护卫队正式成立 (第3/3页)

键。

    “专业的队伍!”

    “专业的训练!”

    “专业的武器!”

    张准继续肯定的说道。

    他详细的解释说,护卫队以后就是杨家屯的公开的武装力量,是“正式的军队”,要全面实行军事化的训练和管理。护卫队每天十二个时辰,都将在屯内屯外实行武装巡逻。在屯外的各个路口,都会设置关卡拦截,盘查所有的陌生人。同时,在某些隐秘的地方,会设置潜伏哨,防止任何人偷袭杨家屯。

    有人问道:“玉麟,这个护卫队的人数,多少为宜?”

    张准沉吟片刻,说道:“百人以内。”

    杨凯德说道:“没有问题。咱们屯有的是小伙子。”

    张准点点头,没有说话。

    杨家屯的年轻人的确不少,抽调一百人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这些年轻人的身体素质,无法满足张准的要求。要是全部招收进来,他们根本无法应付高强度的训练。因此,他要等这些年轻人在改善一段伙食以后,素质跟得上了,才将其招到队伍里面去。

    护卫队现在并没有专门的给养来源,无法单独给护卫队战士开小灶。每天训练结束的时候,大家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各个家庭的伙食水平参差不齐,张准也不好控制。护卫队要变成真正的军队,先要想办法找到稳定的“军费”来源。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万万不能。

    看看明末崇祯皇帝和大臣都如此头痛军费的来源,可见一斑。

    后世有历史学家甚至认为,明朝之所以会灭亡,完全是因为一个“钱”字。财政崩溃,想不灭亡都不行了。

    护卫队最后的人数,最后确定为八十人。

    在队员是否脱产的问题上,张准遭遇到了一定的压力。

    张准坚持护卫队要完全脱产,除了承担军队的职责,不再负责其他的任何事务,这给杨家屯带来相当的压力。因为,加入护卫队的这些小伙子,无论是打柴还是煮盐,他们都是主力军。现在要求全部脱产,对打柴和煮盐影响都很大,尽管每天都有鱼吃,可是煮盐毕竟是少了。煮盐少了,意味着每家每户原本就很少的收入,是更加的少了。

    比如杨锐锋,就很想加入到护卫队来,但是不行。他必须每天打柴、煮盐,维持家里的生计。要不然,真的是只能吃鱼了。现在杨家屯的条件如此的简陋,张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生财之道。他知道的一些在古代财的常见路子,什么玻璃、香水、织布机什么的,现在显然用不上。

    二月二十,杨家屯护卫队正式成立。

    张准担任护卫队的队长。

    杨千强、杨致远、邹明加、郝林勇、尹风毅、杨志文、李家喜、杨俊杰等八人,担任护卫队的伙长。按照明军的普遍编制,十人组成一伙,设伙长,设伍长,各自管理五人。他们都是护卫队的骨干。

    因为有扎鱼队的架子,护卫队很快就组建起来了。新加入队伍的三十个小伙子,从当天开始,就跟随扎鱼队的骨干们开始练习刺杀。红石滩训练场因为他们的加入,显得更加的声势浩荡,每天都喊杀声不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