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新秘书】 (第2/3页)
在制度在福利体系上、推行真正的思想教育而不是形式主义教育,社会体系公平公正了,没有人去依附于李标身边求食了,黑恶才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不过这不是金杨能考虑的事情,他只有做好当下,也许才有未来。
八点半,田雯琦领着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前来见他。
金杨站起来和年轻人握了握手,淡笑道:“杨新民吧。”
“金主任好!我是杨新民。”
杨新民的年龄要大金杨一到两岁,而且面相也显得比金杨老成,刚开始态度有些拿捏不准,按级别称呼“主任主任”的有些生疏,喊“老板”显然金杨不老,而且现在关系还不明确,因此稍有拘谨。
卢波不在,办公室的小张进来给杨新民到了杯茶。
田雯琦没有要茶,她示意小张和她一块出去。
办公室里顿时只剩下两个人。
金杨打量杨新民半晌,轻松道:“别太拘谨,我们随便聊聊。我听好几个人推荐你,说你有学历有水平有思想,很好奇你为什么不效仿你的同学离开体制去外边发展?”
一进入正题,杨新民瞬间平静下来,他在大学期间就不缺乏口才,来矿务局后在企划部担任过部门副职,后来调任矿务局电视台担任副台长,然后又去矿山教育培训中心担任中心主任,还兼任过一段时间的讲课老师。
“有很多人说我是为了爱情才留在矿务局的。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点面,并不绝对。”
金杨听了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杨新民说道:“宋孝宗年间,四川人许志仁候补官员之时,住在临安袁家汤店,钱都花光了,也没谋得个一官半职。他想了个办法,见着士大夫打扮的,就给人作揖,坚持不懈,天天如此。很多读书人、官员见了觉得可怜,往往给他点钱。结果,还真给他等来了贵人。这天,恰巧一位曾参政陪着宋孝宗微服私访到了汤店,许志仁上前就作揖,宋孝宗就愣了,心说这人谁啊我又不认识,这是干嘛?皇帝结账走人,故意把扇子落在桌子上。许志仁赶紧拿了扇子追到外边,又作了个揖。宋孝宗就问:‘你是干嘛的?’小许赶紧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可没敢说躁动,就是说穷。宋孝宗想了想说:‘你这人挺懂事儿的。这样吧,这位是曾参政,他欠着四川阆州太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