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一章徐大病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四十一章徐大病危 (第2/3页)



    因为患病的缘故,泾原大帅已经多时不能至帅司理事,一般事务不得不假副帅王禀之手,但干系重大之事,都是都统制徐严一手裁夺,王禀很难介入其中。因为这个,王正臣多次向徐卫告状,指责徐原“跋扈”,“擅权”。

    刚开了春,气候暖和一些,徐原的病情也稍有好转。在卧房之内,这位掌兵权数十年的老将躺在床上,拥着厚厚的被子,裹着严严实实,只露出半个脑袋,时不时地传出一阵咳嗽声。其实对他的病,医官也说不出个具体的情况来,上阵一生的战将,受创无数,临老了,都是这个样子。

    他的发妻,徐吴氏陪坐在床沿上,满面的忧色。徐原这个人,哪怕有种种不是,但有一点是很值得称道的。宋代的武臣,受限于个人休养和文化素质,普遍都有些恶习,最突出的,就是贪财和好色两样。

    但徐大虽然也喜欢黄白之物,但对于“色”字均一直不沾。从头到尾,只有徐吴氏一个妻室,从不纳妾,也不狎ji。如果说徐吴氏是系出名门也还罢了,可这位二品命妇,纯粹就是出身农家的“良家女”,大字不识一个。与徐大几十年风风雨雨走过来,实在不易。

    徐吴氏忧什么?一是忧丈夫的病情,几十年的夫妻,相濡以沫,看着丈夫一病不起,自然是心急如焚。二是忧儿子,他夫妻两个都偏爱长子徐严。尽管徐成也是他们的骨肉,而且他们也希望次子能有个好前程,为此不惜去求堂弟徐卫,托他的关系让徐成荫补作官。但到了最后的关头,仍旧希望徐严将来能接他老子的班。

    可这事到眼下,都还看不到眉目,徐吴氏如何不忧?

    “官人,你说老九是什么意思?胳膊怎么朝外拐?那个王正臣如何能作泾原帅?”思前想后,徐吴氏终究没忍住,开口问道。

    徐原听到这话就头痛,斥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甚么?在私,老九是我堂弟,可在公,他是制置使。”

    “他就是天王老子又怎地?且不说当年官人勤王之时援他一回,单说他到陕西以后,官人你帮了他多少?怎么到了这种时候就翻脸不认?你家这些兄弟啊……”徐吴氏拉长着脸说道。

    “你休聒噪”徐原一阵咳,“我这不还没死吗?你急个甚”

    徐吴氏站起身来:“我能不急吗?老九把王禀升个‘承宣使’,都说他这是想让姓王的接你的帅位。我们徐家在泾原多少年了?从公公开始,为国征战数十载,叔叔连命搭上了,就换不来一个‘父死子替,兄终弟及’?”她到底没读书过,也不识字,说话很不讲究,丈夫还没死呢,就整出“父死子替”了。

    徐原本来就为这事烦心,听她这么一闹,更加火大,把被子一掀,吼道:“你这婆姨好不晓事”

    徐吴氏怕他着凉,慌忙替把把被子捂上,却心有不甘道:“好好好,我不说到时候这兵权落在姓王的……”

    话没说完,徐原突然一阵撕心裂肺地咳嗽,爬将起来,将上半身探出床去,咳出一团团的浓痰来。徐吴氏心疼得紧,忙替丈夫抚着背。徐原咳了好大一阵,直涨得满脸通红,眼窜血丝,徐吴氏一看不对头,大惊道:“官人,可要唤医官?”

    徐大说不出话来,只顾拿拳头往床沿上砸,咚咚作响徐吴氏见势不好,大声唤道:“来人去唤大郎来”

    徐原此时从喉头挤出两个字:“徐成……”

    “把二郎也唤来”徐吴氏疾声道。

    当徐严徐成两兄弟先后赶回家时,徐原稍稍平复了些,面对着两个儿子,他本该有很多事情要交待,可最后,他却只说了四个字,兄友弟恭。

    秦州,陕西制置司。

    徐卫刚刚接见了西夏国主李乾顺的特使王枢,王枢是个汉人,祖籍就在秦州。他此次是奉夏主之命,专程出使陕西,拜会徐卫和徐处仁,主要是请求扩大榷场贸易,在泾原路辖下的镇戎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