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四章歧山伏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二十四章歧山伏击 (第2/3页)

徐卫派出的细作,而京兆府更是重中之重。当初徐卫撤离长安时,留下了大量的人手,在京兆府编织了一个巨大的情报网络。伪韩陕西宣抚大使刘豫一上任不久,徐卫就拿到了伪朝陕西官员的名单。

    初八,是一个“诸事皆宜”的黄道吉日,西陲之民把良辰吉日叫作“期”,初八,就是一个“大期”。

    在这一天,赤盏晖在经过短暂的整顿之后,引五万金军,三万韩军,共计八万步骑越过边界,卷土重来当天,金韩联军就开到扶风县和歧山县之间扎下,游骑四出,侦察敌情。其实在这关中平原的西部上,没有什么隐秘可言,敌我双方都在对方眼皮子底下。

    歧山,周王朝创立之地,中华礼乐典章,政治文明的发祥地。从扶风等县所在的平原地区往北行至歧山境内,地势开始抬高,并愈加复杂。

    寒风凛冽,气候恶劣那风刮在脸上,就跟拿把牛耳尖刀割肉一般。早在几天之前,凤翔境内的一些河流就出现冰封现象,今天的冬天,不好过。

    一支兵马自南迤逦而来。行进得极其缓慢,前后绵延两里之长。士兵们大多缩着脖子,怀抱兵器,低着头,吐着雾,顶风而行。便是骑在马背上的军官,也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萎缩成一团,不时抬头打量四周。

    “歧山。”一名内穿绵衣,外罩铁甲的中年军官突然说道。

    “没见过是怎地?这么冷的天,凤凰都得冻成脱毛鸡。”同僚吐出团团白雾,随口说道。

    歧山已经在望,绵延的山峰仿佛挺立在昏暗的天际,明明看着就在不远处,真走起来,却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哎,你说女真人是不是真不怕冷?我怎么看着好多女真兵没穿多厚,一个个还精神得很。”

    “人家在北方苦寒之地生息,哪能跟我等比?”

    “哎哟,不行,我这刀都握不住了真他娘的冷”

    军官们正闲话着,一阵蹄声轰鸣,却是踏白前军离了大队,前往侦察。其实这有什么好侦察的,西军此刻怕是全缩在城池关隘里牙齿打架呢。

    那百余骑踏白马军离了大队,往北奔至歧山之前。但见山势说不得险峻,却胜在复杂,大军即将路过这条道,就穿梭于两塬之间。所谓的塬,即是指几面陡峭,顶部平坦的巨型高台。但这里的塬,和陕北不同。陕北的塬都是光秃秃的黄土包,在这里的塬却笼罩在草木之中。光是一处塬,就可藏数千军

    一名女真骑将勒住缰绳,仔细打量地形。这两塬之间,阔百步,倒是可以让大军从容通过。

    “走,进去看。”女真骑将一提缰绳,战马奋蹄而北。

    进入两塬相夹的地带,踏白骑士们发现,这里头比入口更开阔,而且两塬的高度,也从这里开始呈递减之状。一双双机警的眼睛,扫视着两塬,一切都平常无奇,连声鸟叫都没有。骑士们没有停下,平缓地通过了两塬相夹的地带。这就说明,他们没有发现什么警情,否则,作为全军先锋,他们会立刻向后头的主力示警。

    大军终于缓缓地步入了两塬之间。士兵们仍旧耷拉着头,缩着脖子,怀抱着兵器,不紧不慢地向前走。他们甚至懒得抬头去张望顶上的景致,因为那样会让脖子露出来,冻得难受。

    “这地方不太对头,统制官人,得让部队快速通过。”先前那叫着冷得握不住刀的军官突然说道。

    “尽扯,你还怕脑袋上掉块石头下来?”统制官打趣道。

    “小心总是好,这里头颇为开阔,不必把部队拉得这么长。”军官坚持道。

    “罢,去跟后头的女真人说,让他们撵上来,快速通过。”统制官抬头打量了地形之后,也认为谨慎为妙。

    军令飞传,士兵们提起了速度,小跑着向前奔进。深谷中,一时脚步声大作,却仍没惊起一支寒鸟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