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章韩岳出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章韩岳出头 (第2/3页)

实在是件好事。只是有些担心,以韩军的实力,够和宋军一拼么?

    主持军事的粘罕和兀术等人,也建议不妨一试。反正宋军除了陕西之外,都一个鸟样。高世由的部队,很多从前都是宋军,他们自己人打自己,至少打个旗鼓相当吧?如果是这种结果,就已经不错了,让他们耗,耗得撑不住,金军再去捡软杮子捏,岂不事半功倍?

    吴乞买觉得有道理,遂同意高世由挥师南下。为了表示大金国对这个儿皇帝的支持,金帝派遣一员金军大将,率三万人响应高世由,和韩军一同作战。并了道诏书,着实把高世由夸了一番。

    夸得高逆那个美啊,浑身都舒坦。当即委派其弟,枢密使高孝恭为兵马元帅,率马步军十二万余人,会同金军三万,纠集十五万人从河北出兵。出征之前,高世由煞有架势地祭天祭旗,并对受阅部队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而后,大军浩浩荡荡,直扑山东。

    山东这地方,在宋金开战之前就已经乱了,为匪祸最盛之地。剿了一阵,又遇上金军南下,实在破坏得不成样子。上次兀术北还之后,镇江行在派往山东的官员,十有**都拒绝上任。现在的山东,已经是盗匪和义军的天下,山头达数百个之多。

    韩军兵临山东,倒也确实是势如破竹。那些人山大王和义军领袖,多半都是望风披靡,少数敢出来对阵的,往往都是,不两合,即刺于马下。韩军用了不到二十天,就已经横扫整个山东地区了。

    捷报送回大名府,高世由乐得合不拢嘴,一再勉励将士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同时不忘记提醒高孝恭,莫忘记此次出征的意义何在?钱粮

    八月末,韩军前锋已经抵达兴仁府治下的宛亭县。从这里去东京,只有一百三十多里路。当时驻扎在宛亭的守将,唤作王贵,乃东京留守司统制官岳飞的部下。他手里的兵不满两千,而敌有万余众,相差可谓悬殊。

    将士们见韩军漫野而来,都劝他暂时退往京师地界,等大军来集结之后,再与韩军决战。王贵颇有几分胆色,他在宛亭城上看到韩军密密麻麻地扑过来,却没有什么章法。步骑混作一处,只图个热闹。遂对部下道:“贼虽众,易破”

    当即领一千余士兵出城,摆下阵势,接战

    韩军的前锋,从前是沧州的一个小军官,马军副兵马使级别,属于无品不入流的职务。当他看到宛亭守军这么小猫两三只,也敢出城叫板时,不禁大笑,谓左右说,一鼓可破

    可接下来生的事,就跟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一样。当这位韩军前锋连个阵也不摆,命令步军集结冲锋时,宋军强弓硬弩齐射起哄架秧子般的韩军何曾经历过这种阵势?一见前头的同伴接连扑倒,全都原地踏步,没往后退是因为看己方兵力远胜对方,估计等一等或许会有所转机。

    可他们想错了,韩军步兵攻势一被遏制,王贵提把大砍刀,跨马出阵,只引不满百骑直突入阵中颇有关公解白马之围的气势,王贵手起刀落,砍瓜切菜一般劈倒数贼,再没一人敢近他身。数十骑在韩军人群中往来冲突,骇得这些流民、降兵、盗贼自相践踏,无论军官如何招呼都止不住乱象。

    惨剧还在后头,王贵一冲,宋军步兵立即布成密集的阵形,堵墙而进最终,数倍于敌的韩军怎么来,怎么跑,顿作鸟兽散从整战斗起,到宋军收兵清扫战场,一个时辰都没要到。

    这一仗,沉重打击了韩军“高歌猛进”的势头,也极大鼓舞了宋军士气。原来韩军就这鸟样?要全是这等货色,虽有百万众,何足道哉?

    高孝恭闻听此讯大怒,亲提大军前来。而此时,王贵接到岳飞命令,退往开封府下东明县。岳鹏举在那里集结了六千马步军,准备在东明跟韩军打一仗。同一时间,韩世忠也引军从滑州南下,意图联合岳飞跟伪朝的军队死战。

    东京留司守部队,数韩岳两支实力最强,遂一屯京郊,一屯滑州,作为野战主力。宗泽张所等人只留少量兵力守城。

    韩军来攻的消息一传到,主持北方事务的东京留守是杜充。这是个早该流放岭南吃荔枝的货色,当初他跟着宗泽的部队逃到东京,曾经代替折彦质统军,围攻被困在滑州城里的金军。就是因为他狗屁不懂,最终导致穷途末路的金东路军突围而出。上头本来要处置他,被他四处请托,逃过一劫。近年来,又投靠相耿南仲,本欲谋陕西宣抚的差遣,不想被徐绍抢先,最终混到个东京留守。

    这本来就不是什么肥差,而且话虽说东京留守司主持北方军政事务。但北方还有什么鸟事需要他打理?两河已经姓高了,陕西徐绍会把他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