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东京来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东京来人 (第2/3页)

睛不定,偶尔还抬起头来看看自己”说莫非来人跟自己有关系?

    李纲看罢那封:“徐太师自东京派员至陕。充陕西抚谕使。”

    这大宋官制里,除了形成定制的宰相、枢密使、三衙大帅等以外,还有名目繁杂的,具有临时性的这样“使”那样“使”徐卫至今没弄明白过。但三叔既然派出了什么抚谕使。想必有其道理,且看看是谁。

    李纲已经让王庶请这个“陕西抚谕使”进来,徐卫把目光投向门口。不多时,一人昂然而入,他的年纪比徐卫大不了多少,端得是好相貌!高眉挺鼻,脸庞削长,目有朗星之光,眉若奋击之剑,身上穿着五品以上官员的朱红色常服,头上戴顶交脚慢头,腰里虽然也扎着金带。但却还佩着一个银鱼袋。往堂中一站,堂堂一表,神采奕奕。

    那人冲李纲一拜,口中称道:“卑职见过宣抚相公。”

    “贵使远来劳苦,不必拘礼。”李纲点头道。

    那人又面向徐卫,展颜一笑:“卑职见过经略相公。”

    徐卫看到他,起先是吃了一惊。略微一想随即释然,抱拳还礼道:“六哥。”你道此人是谁?正是徐绍次子。徐家第二代里排行第六的徐良!和徐家兄弟大多投身行伍,担任军职不同的是,徐良自幼读书,更于前些年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天子因为徐绍的缘故,不放他外任。直接进入枢密院供职。

    及至徐绍担任东京留守,未能前往行在,他便留在父亲身边,担任留守司的官职。廊延失陷,东京留守司极为关切,再加上李纲上报,请示是否退守秦陇。徐绍虽然不愿意担责,把这烫手的山芋推了回来。但心里着实放不下,又怕三个侄子在这紧要关头处理不当,经过谨慎考虑,派自己的次子为“陕西抚谕使”代表留守司前来。

    这抚谕使,从字面意思也可看出端倪。抚,就是安抚,谕,就是宣扬。也就是说,徐良这个抚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