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皆大欢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皆大欢喜 (第3/3页)

因此一听说要打潢关,便抢着出征。

    两将相持不下,徐卫却早已定下了人选。杨彦骁勇,每临阵皆身先士卒之前,不畏死,不退却,其部也作风强悍,坚若磐石。野战中。他就是虎捷军的强盾和重斧。但潢关雄居天下关隘之,杨彦虽勇,只怕一时之间也难以攻克,毕竟他缺乏攻坚战的经验,还是用吴阶为宜。因此道:“罢了。你二人也不用争,吴阶领军取潢关陕州。杨彦随本帅回定戎,另有紧要差事。”

    四月初,吴阶率虎捷偏师东取潢关,陕州。徐卫虽然升任经略安抚使,改知华州,但他却仍将帅司设在定戎。实际上也没甚差别。定成军原就是从华州和河中府分出来的。

    他现在除了防守关中入口外,主要精力便放在扩军之上。陕华路成立不久,又遇上金军入侵,因此无论制度和人员都还不齐备。这就给了徐卫很大的挥空间。

    经历河东和定戎的一系列战役,虎捷折扣还是比较重的。当初两万出头的规模,现在只剩下一万四千多人,徐胜的同州军一直维持在四五千的规模,经历这次战斗减员。恐怕就更少了。再加上曲端在耀州集结军队时。又把原本该属于陕华经略安抚司节制的部队,如张中乎、张中彦的河中府驻军,以及康随的华州驻军都调走了。也就是说,现在整个陕华路,就靠徐四徐九麾下两万人不到的军队在支撑。徐原虽率军驻扎在华州,但毕竟是泾原的部队,迟早是要回去的。因此,目前陕华的兵力显然不符合一个。经略安抚司的规模。补充兵源,迫在眉睫。

    好在,徐卫当初从河东流民以及招安贼寇中挑选了勇壮,操练乡军。作为预备部队。以前担心引起上头注意,不方便大肆扩编,现在万事俱备,也就不用顾虑什么。遂将定戎乡兵。按原有建制编入正军之中。使得陕华帅司的兵力一下增涨到四万六千人的规模!

    因陕华仍旧面临战争威胁,徐卫没有急着整编部队和重新划分建制。而是一面向京兆讨要军饷装备,一面加紧火药的试验。

    此前,他已经会同工匠,将火药的配方定为焰硝、木炭、硫磺三种原料。通过不断提高焰硝的比例,达到增强威力的目的。虽说与后世的炸药相比,还相差甚远,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种长足的进步。

    四月初,陕华都作院的匠人们经过多次比对试燃,最终确定了火药配方的详细比例。在没有新式器具的情况下。徐卫命令借用宋军原有的火器。试验新药的威力。工匠们也是独具匠心,在看到新火药的威力之后。根本不用徐卫提醒开导、便改用铁罐盛装药粉,大如面盆。以袍车试射,投百十步外,袍起火。其声如雷,闻百里之外,其爆炸范围在半亩以上,显示出了较强的威力!

    但徐卫并不满足,要和女真人争雄,就不能单靠依托城池防守。必须得有野战的概念。而欲行野战。就不得不面对金军的精锐铁骑。从前的战术,都是靠长枪阻击,重步遮掩,弓弩远射。既然现在有了火药。就得考虑怎么把火器运用到野战之中。

    用袍车显然是不行,两层楼高的袍车运到野外作战?明显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体积更运用更灵活的火器!那就是枪炮!可要在当前条件下,要制造枪炮,无异于登天。一来没有技术支持,二来也缺乏必要的理论。手枪自己用过,也知道节构。可就算你把图纸都画出来。工匠们也没有办法做。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宋军现在的管状火器基础上加以展。现在现在军中的管状火器,只有一样。就是突火枪。说起这东西,徐卫那叫一个,郁闷。那玩意是用竹筒作的。里面装上火药,士兵手持。利用火药燃烧喷射出的火焰来焚烧敌兵和器械物资。

    ,…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