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部队简介 (第2/3页)
共和国英雄称号。
志愿军第第第27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彭德清,政治委员刘浩天、曾如清。辖第第第9兵团。该军于1950年1第二、五次战役和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10月14日回国。
志愿军第第第26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张仁初,政治委员李耀文。辖第第第9兵团。该军于1950年11月19日由吉林辑安(今集安)入朝,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和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6月5日回国。
志愿军第第第64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曾思玉、唐子安,政治委员王昭、黄文明。辖第第第19兵团。该军于1951年2月16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和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3年8月回国。
志愿军第第第63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傅崇碧,政治委员龙道权。辖第第第19兵团。该军于1951年2月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3年9月回国。
志愿军第第第65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肖应堂,政治委员王道邦,后军长兼政治委员王道邦。辖第第第19兵团。该军于1951年2月22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1953年10月回国。
志愿军第第第60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韦杰、张祖谅,政治委员袁子钦。辖第第第20兵团。该军于1951年3月17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及金城战役。志愿军第第第12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曾绍山,政治委员李震。辖第第3兵团。该军于1951年3月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战术、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及上甘岭战役、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1954年4月25日回国。该军100团2连班长伍先华(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爆破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104团4连副排长杨春增(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91团5连战士胡修道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杀敌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志愿军第第第15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秦基伟、李成芳(代),政治委员谷景生。辖第第3兵团。该军于1951年3月25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及上甘岭战役、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1954年5月回国。该军135团2营通信员黄继光(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135团7连排长孙占元(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87团9连邱少云(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志愿军第第第47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曹里怀、张天云,政治委员李人林、刘贤权、陈发洪(代)。辖第第第9兵团。该军于1951年4月11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和1953年春上浦
防东山作战。1954年9月24日回国。该军141师侦察连文书罗盛教(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志愿军第第67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李湘、邱蔚,政治委员旷伏兆。辖第第第20兵团。该军于1951年6月21日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加了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及金城战役。1954年9月29日回国。该军595团1连战士李家发(烈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志愿军第第68军编为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