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题雁塔传金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题雁塔传金榜 (第2/3页)

女子。

    什么伦理道德,去他娘的天理不容,若是爱,请深爱,人生不过百年,朝夕之间匆匆而过,又是谁能够陪你看眼前江山如画,陪你白头偕老,又有谁能陪你独坐空山看漫天红霞。在云姨靠在自己肩膀上那一霎,孟星河已经将她紧紧的抱在怀里。

    这辈子,这个女人,难忘怀!

    同样,这个男人,这辈子,杨惜若更难忘怀!

    “我听说你会讲故事?给我讲一个吧!”望着远方那轮红日,竟是这二十多年来看到的最漂亮的夕阳。以前她总以为,在男人身上并没有什么东西值得留恋,现在她突然发现,其实那不宽广但却异常温暖的胸膛,的确是一个能让女人放下所有包袱能够舒舒服服靠上去就不愿意放下来的地方。

    孟星河心里有许多故事,但此时,他一个也讲不出来,他希望就这样坐着,一动也不动,直到海枯石烂,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他扯过一片叶子,放在嘴边,那是魏老头教的曲子,很快一首苍凉的羌曲就从他嘴里飞出。

    从小就博览群书的云姨,从那不快不慢的羌曲中,听出了里面表达的意思。

    我愿和你双双飞。

    从此天荒地老。

    飞到遥远的西海岸边。

    牧马放羊!……

    歌未尽,一曲唱响满天繁星。

    牵着手,十指相扣,回家路,已不再黑!

    数日之后。皇城,太极宫,二仪殿内,此处为李世民批阅奏章,私下会见朝臣的地方。翻开从贡院上呈的今年科举考试最后选出来的几十份试卷,当看到其中一篇文章时,李世民先是沉默推敲,然后又亲自提笔在纸上写了起来,旁边伺候的魏明已经数年没有看见圣上如此奇怪了,还没等他多嘴问圣上是何喜事,李世民已o}}o经哈哈笑了起来。

    “速将杜如晦和房玄龄二人请来!”李世民吩咐一声,粗略的将下面的考卷看了一遍,一眼就分出文章好坏,心中大致将今年科举前十甲学子确定。

    魏明退了出去,不一会儿两个穿着朝服的大臣就走进二仪殿。正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此二人无疑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两位爱卿!这是今年科举考卷。朕已经看过,两位爱卿请过目。”

    魏明将数十份考卷交给两位大人。两位已经细心看了起来。

    然而,片刻之后,房玄龄手中拿着一份考卷,表情和先前李世民一样,先是沉默推敲,然后欣慰的点了点头。道:“此文章,取前十甲之首当之无愧!”

    杜如晦一眼就看出房玄龄手上那篇文章出自孟星河之手,因为那一手漂亮的行书,颇有东晋王右军风骨。

    李世民叫二人来并不是看此篇文章,而是别有用意。他早就将此文章上的某些话写下来,叫他们来,不过是想让他们明早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那几段话说出来而已。

    二人如何不知圣上的意思。早早记下了那几段话,便退出来二仪殿。

    第二日早朝。在议论完朝政,快散朝时候。一向在朝堂上对小事很少说话的房玄龄此刻居然站了出来。正当众大臣以为又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不然也不会惊动梁国公房大人如此郑重其事。房玄龄程上了一张已经装裱好的文字!

    上面写着一段话。

    “安得社稷安稳,莫过于,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何愁天下不太平,直至万世千秋?”

    李世民看见了这副字联,连声称赞“好”字。下面众大臣当然知道是他们君臣在唱双簧,全都恭贺圣上得到此字联,实乃大唐之福。李世民顺应臣意,立刻让杜如晦起草诏书,从今以后,将此字联挂在国子监门前,让天下人知道,这短短几十字真言,便是国家兴亡的标榜。

    早朝散后,众大臣都在议论房玄龄究竟从哪里弄来这句话。简直就是响当当的打在某些大臣的脸上。他们都知道,对于圣上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