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九章 陆柯的胜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九章 陆柯的胜利 (第2/3页)

到白堡下,然后合围歼之。哈山苦笑想,当初兰伊还拿白城为诱饵,准备歼灭一部汉军。这个举动和汉军的作战计划相比,真是大巫见小巫,显得幼稚可笑。现在即使攻克白堡,留下据守也是等死。

    再看西面。西面是楚河营垒,营垒里有一万陷阵军团据守。自己这部人即使到了那里,也攻不下楚河营垒。想想飞骑军地两营人就让自己这十几万人损失惨重,再去和汉军中翘楚进行攻防战,人再多也怕是不够他们地杀的。而且,即便自己地部队能攻下楚河营垒,陷阵军团大部占领了全部兰城郡,也是毫无出路。

    最后是南面。据富撒的信上讲,陷阵军团现在还在攻打兰城,之后才会去进攻施罗城。也就是说施罗城,还在自己人的手中,只要自己这部人行动迅速,日夜兼程赶回施罗城,也许这近十万人还有救。而且陷阵军团到了施罗城,自己不能据守也可以再南下到普尔郡去。看来只有这一条出路,还要寄希望汉军的这几日没有将施罗城占领。

    经过一番仔细的考虑,哈山下定决心,命令白堡内部队立即退出城堡,营寨中的部队迅速整装。一个小时后,全军向南开拔。

    此令一下。所有突忽将士难以接受。梅依在接到这个命令时,跌倒在地上,双手拍打地面,绝望地喊道:“这是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再给我四个小时,就会彻底拿下白堡。难道连这点时间也不给我吗?呜呜……”喊完后放声痛哭。

    梅依周围的将士们也是流泪满面,有的也像梅依一样痛哭不止。白堡这个地方汇聚他们太多的汗水、太多地鲜血、太多同袍的生命,在胜利最后到来的时候,却下令全军撤退,谁能受得了这样的打击?

    不管怎样,下午两点时,近十万突忽军队,离开了白堡往南而去。全军将士每走一步,回头一次,他们要将白堡的模样牢牢地记在心头。因为白堡留给了他们无穷的恐惧。无穷的遗憾,还有无穷的悲痛。

    大军走出十余里时,哈山骑马来到一处小山坡上。他也最后一次眺望白堡。也许叫这时叫它红堡更加合适,因为它的外貌现在已经不再是洁白的颜色,取而代之的是鲜红鲜红的血色。那都是突忽将士们的鲜血染红的,如今就这么走,他也心有不甘。

    为了保住部下地性命,再不甘心也只有认了。他心里说道:疯虎算你狠,你居然拿自己的性命和一千多游骑的性命来进行这场豪赌。现在你胜利,白堡被你守住。不过你没有算到。我军还并没有真正地陷入绝境,我们的将士中也有勇敢之人,他们冒死给我军送来即将被合围的消息。我们还有一条退路。

    现在他认为白堡战役是汉军早有预谋的一次行动,而疯虎是自愿来当诱饵,目的是吸引兰城郡所有的突忽部队到白堡后围而歼之。难道疯虎就没有想过,如果真的汉军援军来到白堡周围,陷入绝望中的突忽军队。定会首先杀了他祭旗吗?

    他一定是想到过地。不过他还是来了,带着自己的一千余部下来了。此刻哈山在心里对疯虎的心狠手辣。佩服得五体投地。疯虎对敌残忍,对自己地部下,甚至对自己也极其残忍。跟这样一位心肠狠毒的对手作战失败,哈山自认此战败得不冤。

    哈山最后无奈地看了一眼白堡,心中突然升起想见见疯虎的念头,他想当面与疯虎讨论一番此战中双方的战略、战术得失。在他的心里,疯虎不仅只是敌人,也是一个值得尊敬地对手。

    两日后,突忽军日夜兼程距离施罗城只有百里之遥。据探马回报施罗城还在富撒地控制之下,哈山心里终于放下了一块石头。他和张锐在某些观念上也是一致的,都认为人是第一位,只要部队能保存下来,即使是丢了白堡、丢了楚河营垒、甚至丢了整个兰城郡,还会有希望再夺回来。现在基本能确认部队脱险,哈山紧绷地神经也放松了下来。而他不知,这时有数万汉军正从四面八方向着他和他的部队疾行而来。

    同一时间,施罗城以西三十里处,有两万汉军正急行军赶往施罗城。队伍中段有数百骑兵也在跟随而行。仔细看去,会发现骑兵中有一位将军,他就是白堡战役汉军前线指挥官陆柯。

    “诸葛,按目前的行军速度,我们什么时候能抵达施罗城下?”陆柯勒住战马,问身后的参军诸葛诩。

    诸葛诩也勒住战马,回答道:“按我军的行进速度,能在下午一点时抵达施罗城,日落前可拿下此城。另据估算兰伊和哈山所部要明早才能赶到施罗城下。”

    “合围的部队都到那里了?”

    “回将军,飞骑军游骑和白堡对岸的暴熊军团左师一直跟在突忽人后面,飞骑军的右师已经赶到施罗城东边,陷阵军团的右师和中军师,在我们身后半日的路程。”

    “嗯,很好。等会儿你再派人通知各部,务必准时在明日突忽人抵达施罗城下时,都包抄到位。谁误了期限,严惩不贷!”

    诸葛诩答应一声,回身吩咐传令兵,去各部传陆柯的命令。而后又对陆柯说道:“明日等突忽人来到施罗城下发现城已丢失,又被我军包围。很可能军心动摇。那时我们便可一战全歼。将军您真是算得太准了,属下钦佩之至。”

    陆柯哈哈大笑道:“为将者,算是第一。不仅要算人,还要算天、算地,把一切算尽。敌人焉能不败?就如这一次,我就是等时机成熟了,才叫游骑故意让施罗城求援信使进了突忽人的营垒,不然很可能让这条大鱼溜掉。”

    等陆柯笑罢,诸葛诩犹豫一下劝道:“虽说按您的计划和战区总部的计划都能取胜,但您擅自改动总部作战计划的做法,今后还是少做为妙。”

    陆柯不以为然地说道:“诸葛,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你学习了这么多年的兵法,难道这个道理都不懂?”

    诸葛诩担忧地说道:“属下知道这个道理,但怕您在战后受人非议。别地不说单是刘武周将军会怎么看您的行为?他可是极力推荐您出任前线指挥官之职。但你却更改了他的计划,甚至没有对他说一声。”

    “哈哈……”陆柯又是一阵大笑,说道:“诸葛啊,诸葛,你过于谨慎了。我问你,一是我照着他的计划做,战果虽大,但我军损失较大。二是。我改动了他的计划,但战果极佳,利益颇大。假如你是刘武周。愿意看见那个局面?”

    诸葛诩略微想了想,回答道:“属下宁愿选第二种,可刘武周将军并不定想地如属下一样?”

    陆柯斩钉截铁地说道:“错,刘武周一定和你的想法一样。”

    “将军为何如此肯定?”

    “首先刘武周此人是平民出身,为人一贯低调。心胸也并不狭窄。所以他不会为了我改变他的计划。便与我翻脸。其次,我是他向统帅推荐的。如果我能取得更好的战绩,他的脸上当然更有光彩。所以只要是大胜,是不是在执行他的计划也无所谓。最后,统帅说过,其次战役的最高目标是夺取整个兰城郡。而我的计划就是为此而制定的,只要达到了最高地目标,谁还会说计划不是按照某个人制定的执行就是错的?所以你多虑了。”

    诸葛诩点点头,认可了陆柯地说法,不过他又接着说道:“将军,您考虑过没有,张锐会不会因此记恨您?”

    陆柯惊讶地问道:“张锐为何要嫉恨我?他也不是心胸狭窄之人,不会看见我立了功勋,就嫉恨我的。”

    诸葛诩看看左右,见其他人都离他们二人立马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压低声音说道:“我们在九日前就攻破楚河营垒,却到了前日才命游骑放了施罗城求援信使去通知兰伊等人,这样张锐就多守了一周时间。如果被他知道,您没有在第一时间去援救他,他很可能恨您。而张锐此人,性格粗鲁、心狠手辣,一旦被他恨上,将会是将军的大患。”

    陆柯闻得此言,长叹了一口气,摇头不止。诸葛诩以为他也在为此发愁,于是说道:“属下建议将军,将夺取兰城郡的功勋分给张锐一半。以后见面时再去与他说,没有第一时间去白堡是不得已之举,或许他能接受。”陆柯笑着说道:“诸葛,诸葛。你太不了解张锐了。他绝不会为此事怪罪我,而且还会感激我改变了刘武周的计划。你信不信?”

    这回轮到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