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章 倒虎风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章 倒虎风波 (第2/3页)

锐治罪,以顺应民意。”

    王宜的门人王秉真,被张锐在商州羞辱了一番,这事已在帝国内迅速传开。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张锐的举动,不仅羞辱了王秉真,同时也扫了王宜面子。王宜原本就对张锐没有好感,得知此事后对张锐更是恨之入骨。

    此前,王宜已联络了朝中的数名大臣,同时给同乐上了奏折,说张锐随意欺压良民,要求严加惩处。可同乐非但没有处置张锐,又是加封号又是赐表字,还令太尉传言,让内阁尽快定下张锐的晋升之事。谁都看得出来,皇上对张锐恩宠有加。

    王宜虽不心甘张锐平步青云,但也只能作罢。昨日听说学子们为张锐在聚会闹事,王宜就想到了借此来打击张锐。来之前王宜还专门和几位内阁大臣交换过意见,认为这次定能惩治张锐一番,出出心中的恶气。

    王宜地话音刚落,检察院检察长李穆便出言支持道:“王大人所言正是。现在宫门之外学子们情绪激愤,异口同声要求惩治张锐。如果我们不顺应民意,便会激起更多人的不满,事态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帝国政务院大司空刘也点头说道:“依我看,有必要惩治张锐一番。吴老先生德高望重,品德才学,世人皆极敬仰,连陛下对他也尊敬有礼。张锐是何等人?论爵位不过是个子爵,论年龄也是后辈小子,论才德,那就更加不堪。如此之人,怎可与吴老先生发生争执?没大没小,肆意妄为,单凭这点,就应该处置他。”

    三位大臣的明确表态,得到了大多数大臣们地赞同,纷纷谴责张锐的恶行。就连独孤也微微点头,赞同他们的看法。此刻屋内只有四位内阁大臣没有表态。

    过了一会儿。大臣们讨论得差不多,纷纷转头看向太尉,等待他最后裁决。这时,宇文苞一边低着头研究自己的手指,一边说道:“争辩几句,就要将人治罪?帝国有这样的法律吗?是何时增加的这条法律?我怎么不知道呢?”

    宇文苞在内阁大臣中。是出了名的维护张锐。不论哪次内阁讨论张锐晋升之事,他都此刻再次为张锐辩解,也是多数大臣都是预料之中地事情。

    王宜见宇文苞出言反对,微微一笑说:“尊老爱幼是我大汉帝国地传统美德,人人都应该遵守。而且吴老先生的爵位高于张锐,张锐出言羞辱吴老先生,就是犯了不尊之罪。理应惩治。否则今后无法教育世人礼教之道,子违父、臣欺君之事也会屡屡发生,道德伦常也会日渐败坏。”

    宇文苞呵呵地笑了两声。抬起头来回应道:“我听说此次张锐与吴老先生发生争执,主要是因为吴老先生辱及张锐地祖先及家人才引起的。论爵位吴老先生好像比不过胡公吧,他骂胡公是不是也违理了?何况像吴老先生这样德高望重之人,都可以骂别人的祖宗及全家,那张锐回敬几句有何不对?比如,我如果侮辱阁下的祖宗,阁下难道还会笑着对我说话吗?”

    宇文苞地话语说得王宜面红耳赤。郁闷地低下了头,不再言语。宇文苞在内阁中说话也是出了名地尖酸刻薄,众人皆因其父地缘故。无法对他翻脸怒骂反击。何况宇文苞本来就说的有理,如果自己地祖宗、先人被骂而不敢言,这才是不孝之极的表现。当宇文苞以做比喻之时,王宜自然不敢反驳。

    刘见王宜说不过宇文苞,便出言相助。道:“张锐与吴老先生发生争执之事。可以不追究。但张锐在陛下面前肆意妄为,当着陛下的面发狂。还击断一颗大树,已算是犯上。虽然陛下圣明,宽宏大量,没有追究他地罪责,但我们应当处罚张锐,以儆效尤。既惩罚了张锐,也可以安抚学子,乃两全之策。”宇文苞叹了一口气说道:“说到欺君犯上,我就想起吴老先生。他在西苑不仅将我们在座的各位都骂了个遍,还辱骂陛下,甚至还以死来胁迫陛下。我想问问诸位大人,如果吴老先生还活着,你们会不会想到要去治他的罪?诸位大人啊,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