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心腹 (第2/3页)
最西面,靠近咸海附近。他们的归降,使汉军进入西海州的通道又增加了一条。倘若今后要去打击突忽人的商道,也会占据地利的条件。
夺取草原之后,再收复西海州。突忽人的对外联系通道又会被堵死,失去外界联系的突忽,离灭亡之日也不远了。
“说服这两个部落把握有多大?”张锐心里已然同意和鄯的提议,便出言问道。
“有**分把握,如果能再给他们一些优惠的待遇,我便有十足的把握说服他们。”和鄯自信地回答道。
达须脸色微变,道:“你想亲身去说服他们?不行!族里繁多的事务需要你去处理,你可不能去。”
和鄯早已已被达须视为得力的帮手,对他甚是倚重。平日族中的大小事务,基本上都交予和鄯处理。和鄯小别几天,族中的各项杂务就都落到了达须头上。从早到晚千头万绪的琐事就没消停过,弄得他手忙脚乱。他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持家的不易,似乎比带兵打仗还令人头疼。此次带兵出来接应张锐,也有躲避族中繁杂事务的想法。达须绝不愿意让和鄯去冒险,一旦出了意外。其损失对达须而言,比达埴原之败遭到的损失还要惨重。
“五爷,我与亚和族和北部族的族长很熟,也有一定地交情。我去面见他们,即使他们不答应。也不会加害于我。”一提起他的计划,在和鄯脸上凝固了好几日的沮丧、憔悴之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是自信、轻松的笑容。
听到和鄯要亲身前往游说俩部落,张锐并没像达须那样吃惊。自和鄯提议开始,张锐就猜测和鄯会亲身前往。张锐认为,要想圆满完成此项计划,和鄯是最佳的出使人选。
和鄯提到,说服地条件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自然不必说。只是不知和鄯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于是张锐问道:“请说说你的条件。”
和鄯言道:“一。免除两族的以前的参加突忽联盟的罪行。平息叛乱之后,朝廷也不得再来清算旧账。”
张锐点头道:“这条没有问题。只要他们真心归降。并且以后能改过自新不再去帮助突忽人,以前犯过的事,朝廷可以既往不咎。有朝廷处理辽东四郡叛乱之时的例案可查。那时朝廷不仅赦免了一部分叛乱者地罪行,对于其中有功之人,战后也一样论功行赏。”
其实和鄯早已知晓此例案,此次再次提出,也是为了再次明确朝廷对于参战各族地态度。见张锐答应得十分爽快。更加信心百倍。接着对张锐说出了第二条:“二。授予他们一定的官职,略低于五爷地官职也行。”
张锐稍稍考虑一会儿后。说道:“授予临时官衔不难,困难的是,假如今后没能再立新功,只怕平息叛乱之后,其官职不会被内阁承认。”
和鄯笑道:“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个条件,允许两个部落成立自己地护卫队。今后我们联合出兵之时,带上他们一起出动,让他们也有立功的机会。”
张锐也答应了这项条件,再看和鄯,只见他轻轻摇着头道:“有此三条足矣。我此次前去说服,定能成功!”
张锐暗思:既然已有利西族为先例,亚和族和北部族比照执行应该不难。这件事回去后,要好好和刘武周商量一下,再让刘武周报上去。
刘武周之前将张锐的计划据为己有之事,张锐早已知晓。张锐心里非但没有一丝不满,反而暗暗欢喜。当日张锐以达须的名义将这个计划透露给刘武周之时,本是有意让他去挣这个功勋。
张锐深知,军队之中虽比官场之中的关系简单了许多,但基本地道理还是一样地。哪个将领没有几个心腹之人?自己提拔心腹,不是因为一己的私心杂念,不是为了牟取自己地利益,而只是为了作战的需要。心腹会和自己保持一条心,会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使得政令畅通,执行有力。用心腹比用阳奉阴违的异己之人放心得多,郭远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以己度人,刘武周必定也有这样的想法。况且刘武周一直以来都对自己都是青眼有加,态度十分随和、亲热,关键的任务总是交给自己去做。不知道刘武周有太尉之托的张锐,感觉刘武周是极力想要拉拢自己成为他的心腹。
从另一方面考虑,与顶头上司建立了密切关系,对今后的晋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拒绝刘武周的拉拢,恐怕很难有机会出头。因此,张锐平时在刘武周面前表现出来言行举止,也不断地暗示刘武周,自己是他的铁杆儿“心腹”。
张锐极力想让刘武周快速提升上去,即便是将自己所有的功勋都让与他也无所谓。如果刘武周能高升,自然不会忘记提携他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