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新官上任 (第2/3页)
同意,又提出团长一职,他肯定更加反对!看来还是老张家的人,向着老张家啊!
张定和的话,让扬义臣面带尴尬之色。王药见状道:“张锐在军法处期间,办事认真,行事果断,大家有目共睹。本来应该晋升他,可是毕竟军法处是他将功赎罪的地方。所以,军衔就不要晋升了,就权当抵消以前的过错。而这次我们答应了他的要求,应当言而有信。下官建议,还是让张锐代理三营营长数月。其间他干得好,就晋升他的军衔,正式担任营长。如有失职,就撤换他。”
史万岁没有说话,先看扬义臣有什么反应。扬义臣左思右想,也没想出更好的办法,加之破案前是答应了张锐的要求的,此刻公开反悔也有**份,无奈之下点头同意。
史万岁见军团高级将领都表态同意,于是对张锐道:“张锐,我现在任命你为游骑团三营代理营长!其间你要按规定管理好部队,再出现随意行事之事,定重重地处罚你!”
张锐喜出望外,高声应承,心想,自己在破案前提出的要求,只不过是希望能回游骑担任排长。现在却能出乎意料地担任营长一职,这老爷子真是太照顾我了。
营长一职已经空闲数月,要说从五万人的飞骑军中,挑不出一人去担任这个职务,张锐不会相信。这样的结果只能解释为,老爷子早就有意为自己留下了这个职务。
五天以后,张锐坐在三营的营部中。之前用了两天时间与军法处副官程任移交工作,又用了两天的时间,星夜赶到了三营的营部所在地。
一到营部,张锐立即命令传令兵,将营里的六位连长请来。由于各连散开驻扎,只能将会议定在今天进行。
张锐在担任军法官的时候,实地查看过队部,三营的六位连长都是见过的。张锐的记忆力很好,只要他翻过的档案,里面记录过的事情,张锐都能清晰的回忆起来。
三营的一连连长,名叫张旭义,是胡公家族的后裔。今年二十二岁,家乡也在吉州安江。他比张锐早一年从骑校毕业,原在四营任排长。这次参加了高句丽平叛,立有功勋,所以才能接任张锐,担任一连连长。
对他张锐完全可以放心,怎么说也算是同一个家族出身的,他会听从自己的命令。张锐不放心的是二连连长和三连连长,这两个人都比张锐年纪大,资格老,只是一直没有出战的机会,立功不多,连长一职一当就是数年。
其中二连连长叫杜晗,今年二十七岁,出身于滨海州一个士族家庭。在没有任何关系下,凭借着娴熟的骑射功夫和身强力壮的体格,一直号称三营里的第一勇士。所部的战斗力比黄涛的一连不知要强上多少倍,但在马士愈管理下,一直屈居二连连长一职。
他对此不服过,但以他出身,人脉关系也一般,所以抱怨了一两年也没有人理会他。此后他也不再提,只是在心里越发的看不起马士愈,甚至对扬义臣也是不服,平日牢骚满腹、怪话连篇,也曾经数次当面顶撞二人。只因他治军严整、自身作风正派,扬义臣与马士愈也抓不到他的把柄,也没有理由撤换他。
而三连连长高朔,今年二十八岁,也是出身平州一个士族家庭。他祖先是匈奴人,本人生性憨直,对人都是以自己的好恶为之。如果对方和他的心意,就是一名乞丐,他也会与之结交。如果是他看不上眼的,就会恶言相向。他的怪癖使得他不招人喜爱,上级也是数次想撤换他,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
除此之外,剩余的三个连长都自认可以收服他们。四连长刘桓,平州武英侯刘氏家族出身,算起来和张锐是亲戚关系,也有一样的血统,他自然不会与张锐作对。五连长苏里,吉州人士,和张锐是老乡,他也没有理由反对张锐。六连长全纪,这次是借飞骑军清理军纪之际,才升任连长一职,也不会多惹是非。
只有这两个士族出身的连长,是脾气怪异,毛病不少之人。要让他们对张锐心服口服,还需用一番手段才行。
张锐正在喝着马奶,想着心事的时候,就听门外有人叫报告。
“进来!”随着张锐话音刚落,门被推开。张锐看见一个宽脸浓须,身材不高,肩厚体壮的上尉进了门。
“杜晗,你可是第一个到,来,过来坐。”张锐起身热情地对杜晗打招呼。
杜晗没有向张锐行礼,而是象遇到老友一般的上前来握张锐的手。满面笑容地说道:“长官,属下没有想到能在你的麾下效力啊,以后若有得罪之处,请你多多原谅。”
张锐见他的举动,就知道他要试探自己。上次见他时,自己是代理军法官,又有一些团部的军法官陪同,杜晗的礼仪举止都很到位。可能是他心里不服自己是世人公认的猛士吧,这次见到自己成了他的直接上司,于是就起了比试之意。
张锐不动神色的将自己右手伸出,与杜晗的手握在一起。手掌刚刚接触,张锐就感觉到一股力量随之而来,蛮横之力象是要捏碎张锐的手骨一般。张锐自从知道自己的力量非同一般之后,还没有遇到过对手。尤其是自安渡桥之战后,他的潜能似乎全被激发出来了,自身的力量更大、更强。
张锐也是微微一笑,说:“杜晗,咱们也算是老相识。怎能说得不得罪之语?你是营里的前辈,以后营里之事,还需你多多提意见。”说话间,张锐手上也加大了力量。
张锐只用了五分力,就看见杜晗脸色由红转紫,再变黄,最后变成了惨白。黄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不过他仍然咬牙坚持着,没有开口认输。张锐敬佩他是一条汉子,于是缓缓地收回手中的力道,顺势将他摁在一张凳子上,转身为他去倒马奶。
杜晗在张锐转身之际,悄悄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又看了看红肿的手掌,对张锐的力量,杜晗甚为惊叹。以前听说朝廷宣传安渡桥之战时,杜晗曾对自己的部下说:“一个排能挡住数万人的进攻?还能守一天一夜?其间还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