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席织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章席织妖 (第2/3页)

拍着案几感叹。

    从家乡逃出来的人,已经对他说了发生叛乱时的情景。青壮大多被裹挟加入伪高句丽军队,田地空闲没有人去种,富家财物被一抢而空,**掳掠随处可见。加之帝**队大肆屠杀和拍卖俘虏,更让辽东四郡人口大量流失,叛乱平息后,自是不容易恢复。

    “葛大人,您是辽东人氏。您说说,是否那里的大多百姓从心里痛恨帝国,而愿意辽东独立?”张锐对此不解,很想了解当地人的真实想法。

    “辽东四郡之乱的根本,不是百姓对帝国政策不满,那里也是轻徭薄税,百姓均可得以温饱。只是当地的大多数人自卑心理极重,加之地域歧视严重。所以长期累积的怨恨,一旦有可以宣泄的地方,自然会暴发。就如这次叛乱,看似源于矛盾积累之后的爆发。但以愚见,也可是说是人为之祸。”葛沮慢慢的一字一句地说。

    “还请葛大人赐教。”张锐很想知道叛乱的真正起因,于是继续问。

    “爵爷,以愚之见这次叛乱之源,是因酷吏所逼迫。不是那名酷吏,又怎能有这场灾祸呢?官吏当以宽宏为道,体民为责。纵然是略有贪污,也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害处。所以愚见,治国当视严酷苛政为第一大害,它的危害性远远胜过贪污数倍。只可惜……”葛沮见张锐待人真诚,不知不觉就将他当成自己多年的好友,向他道出了肺腑之言。

    张锐知道葛沮的话没有讲完,但他已经明白了葛沮的意思。不过,张锐还是有不同意见,从表现上看,严酷苛政的确比贪污危害更大,但贪污是慢性毒药,它会慢慢的腐蚀和掏空帝国,其远期的祸害之深、范围之广,非苛政所及。而苛政象剧毒,只是一次爆发,就可能取人性命。

    这只能说葛沮的眼光还看不到那么远,如果自己不是有前世的知识,恐怕听了他此番话后,也会同意他的意见。

    不过葛沮还是有些头脑,现在帝国对贪污惩治甚严,但对苛政却相对宽松。如果不是闹到激起极大民愤或者民众造反的地步,帝国一般不会处置那些酷吏。

    正是这样的原因。才有葛沮最后一句的可惜。但他不敢说出口,如果说了,那就是私下议政,这个罪名可不小,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张锐见葛沮是有自己的思想,有智慧的人,于是起了结交之心。便提出一些问题向葛沮请教,葛沮也能一一解答。两人是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晚饭时间。张锐吩咐开席,请葛沮入座。

    席间张锐问葛沮:“葛大人,近来上都可有新闻?”张锐来这里已经半个多月,也没有机会看到朝廷邸报,所以想从葛沮那儿了解一些近期朝廷的动向,获悉有没有增兵讨伐突忽的迹象。

    葛沮笑着说:“还真有一件事,现在几乎帝国各地州府都知晓。”

    “哦?是何新闻?”张锐甚感兴趣。

    “上月,陛下半夜批改完奏章之后,突然心中有感吟诗一首:‘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家翁,日高三丈犹披被。’朝中大臣闻后,甚是惭愧。所以现在每天,天还没有亮,就到各司部处理事物。”葛沮缓缓地讲着上都发生的趣闻。

    张锐听后沉默不语,心里甚是同情他的这位表叔。同乐算是位称职的好皇帝,勤勉在圣祖之后,当数第一。看看的他祖先,除了圣祖外,每位皇帝在位时,都沉迷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几乎不亲理朝政,朝政一概授权内阁处理。

    爱玩砸阵的,在帝国内大肆修建砸阵场,出资请人比赛,盛况空前;爱旅游的,连年饱览帝国美景,在上都的时间屈指可数;爱美色的,选了数百嫔妃入宫,夜夜笙歌,儿女多得数不清。就连同乐的父皇在位时,遇到突忽第一次叛乱,也仗着帝国有钱,砸光了国库的钱,也没操多少心,把叛乱平息了。

    可能是因为祖先们把该玩的玩尽了,该享受的享受完了。接下来就轮到这位倒霉的皇帝受苦了。自同乐继位以来,帝国各地不断的发生干旱、虫灾、水祸,有的地方几乎是颗粒无收。老州碰到天灾还好办,因为几百年的积累,哪家没有点积蓄或者存粮?所以咬咬牙也就能挺过来。

    但新州就不一样,新州的人就从来没有什么积蓄、存粮,一旦遇到灾年就只能是坐以待毙或者是聚众造反。而选择造反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