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攻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三章攻城 (第2/3页)

”许柱象是自语,又象是在对陶大勇说。

    “柱子,等会交战的时候机灵点,不要让汉军的箭给射中。”陶大勇看着许柱说。他和许柱从幼儿时就在一起,后来又一起上学,最后同时没有考上大学,一起回家种地。这次征集挖掘河渠劳工的时候,他们又一起被选上。

    陶大勇和许柱在发生暴乱时,没在事发现场。他俩在另外的一处工地上,不过暴乱消息传来后,他们被裹挟进了新成立的高句丽军队,成了一名正式的高句丽军人。他们也没有能再回家,所在部队成军后,他们就被派到这里来驻守。

    前几日护城河刚刚解冻,汉军就走出了营地。那时陶大勇也是怀着今日的心情,等待着汉军的攻击。可是他们想错了。汉军没有猛攻,而是在几十台投石塔和攻城塔的协助下,用土填平了护城河。在那一战里陶大勇第一次看见帝**团的重型武器是什么样子,自信能坚守至少数月的想法也开始慢慢的动摇。

    不过今天还没有看见那些重型武器,不知道汉军又再用什么诡计?陶大勇心里想着。可是他刚想到这里,就听见城外百余具号角同时吹响的声音。

    “全体准备!”陶大勇所部的将领高声传着话,陶大勇和其余强弩手们,立即拉开弓弦将重箭装上,平举着准备射击。

    城外的五个汉军方阵在号角响起的同时,开始缓慢但整齐的向前移动。陶大勇的呼吸开始加剧,心剧烈的跳动着。因为他又看见了汉军的重型攻城武器,从山坡后转出。

    最先出现的是二十座攻城塔,它们的身高在二十米以上。基本和陶大勇所站在的国内城内城墙是一样的高度,外表黑黑呼呼的,前几天陶大勇初见它们时,还以为它们是桥板车,可是当见到塔上十五层内,都射出弩炮时,才知道它们是攻城塔或者叫井籣。

    后来听一个队里的将领讲,这些塔外面是先铺了一层生牛皮,牛皮外面在铺上一层薄铁皮,然后最外面是在战前用湿土覆盖。这样防护城内除了投石车以外,再没有武器可以严重的伤害到它们。它们的防护可以抵挡住弩床的射击,甚至连火箭也不惧怕。

    不过这些攻城塔,推进的速度太慢。塔下面有八个巨大的木轮,需要三五百人才能推动它们前进。它们行走的地方,也是这几天汉军不断在加固地面的几条通道。

    攻城塔在缓慢的行进,但是随后出现的投石塔行进速度却要快上许多。投石塔没有攻城塔高,高度只有攻城塔的三分之一,因为里面是中空,所以重量远远轻于攻城塔,下面只有四五十人就能快速的推动。不过那些投石塔的后面都跟着一个吊杆车和大量的马车,陶大勇几日前见过投石塔的威力,知道那些吊杆车和马车是为投石塔服务的后勤队。

    投石塔不到二十分钟就赶上了前面的武士队列,速度也缓慢下来,随着队列一齐向前推进。就在这时,陶大勇看见了两个巨大的攻城塔在山坡后来推出。所有看见它的城上守军,都吸了一口冷气。

    这样的庞然大物,汉军是怎么造出来的?又是怎么运送上来的?看着那两座身高明显超过城墙许多的攻城塔,守军们的信心再次受到严重的打击。就连那些督战的守军将领,现在也是目瞪口呆。

    那两座攻城塔下面是如蚂蚁一般黑压压的汉军,口里喊着号子用力推动它们缓慢地前进着。看样子每座塔下至少有上千人在推,虽然它们的体形比最先出现的那些攻城塔还要大上许多,也要笨重上许多。但是它们巨大的身体内,至少能容纳数百人在里面作战。

    陶大勇的眼神很好,离的这么远他还是能看见这两座攻城塔的独特之处。它们的下部都有一根巨大的攻城槌,前方金光闪闪,一看就知道是包着厚厚的铜皮。

    最上面一层是平台,一个十余米的高大木板遮挡在前方,上面也是黑乎乎的一片。木板挡住了平台,就是接近城墙,陶大勇也知道自己手中的弩箭也射不穿那些涂了泥的木板。接着陶大勇又看见木板两边是用粗大的铁索拉着,看来是具有收放的功能。

    这是集井籣、冲车、桥板车为一身的新型攻城武器,不仅陶大勇没有见过,就是城里原来是身居帝国地方守备队的军官们,也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武器。随着它们的出现,守军们已经无视,跟在它们身后一起出现的二十余辆冲车。虽然冲车的身形也很巨大,但是和这两座攻城塔比起来,还是象幼儿与巨人之间的差距。

    陶大勇的手已经开始发抖,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谁也会禁不住的在心里害怕。不管那两座攻城塔在实战中的效果如何,只是一出场就是震慑敌人,也可以算是一种成功的武器。

    当城上所有守军的目光都集中到那两座攻城塔的时候,前面汉军武士队列和投石塔已经停了下来。在一声声命令中,那些投石塔开始固定车轮,准备发射阵地。

    城上的守军只有眼看着汉军在布阵,没有一点办法干扰他们。汉军布阵之处离城墙还有两里,城里的投石车射程达不到那里。几日前汉军也是这样靠着投石塔的掩护,才能用很小的伤亡,就填平了护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