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攻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三章攻城 (第1/3页)

    汉元789年4月15日上午八点,几位暴熊军团左师的指挥官们,正站在一处小山的坡顶上,眺望着五里外的国内城。

    国内城当年是高句丽除了平壤之外的第二大城市,圣祖在下令讨伐高句丽时,国内城的守军死守了三个月,才被帝国的大军攻下。高句丽在此丧失了七万军队,和二十万平民。

    自那战以后,高句丽人不再坚守城池,全部的撤入群山林海之中。就连他们的都城平壤也弃而不守,因为平壤城墙的坚固程度,远远的比不上国内城。

    国内城现在还称为城,也只是延续了以前的叫法。从三百年前帝国占领后,就已经将它改建为城堡,里面没有再住平民。帝国将国内城改建为城堡,是因为这里的地形险要。通过渌江后,这里有一条主要进入辽东四郡的大道。

    这条道路是沿着山脉间较为宽之处修建而成,道路的宽度可以和帝国的驰道相提并论。大军想从辽东四郡进出,这里是主要的通道之一。国内城城堡很大,战时可以容纳作战人员六万人。不过平日帝国只派遣了一个营的乙等军团士卒在此驻守。

    高句丽发生暴乱后,二万高句丽叛军乘着城堡内的守军还没有接到通知,就迅速的占领了这里,杀死了全部的守军。后来李存志又派遣了三万人前来驻守,妄图凭借城堡的坚固,抵抗汉帝国的讨伐大军。

    现在国内城中有叛军五万六千人,他们和暴熊军团的左师以及飞骑军的一个轻骑团,对峙了一个多月。不过这一个多月里,暴熊军团没有猛攻国内城,只是凭借着投石车和弩炮的掩护,填平了国内城西城外的护城河。

    国内城的叛军将领也知道,帝国是主攻方向是西城一带,也将守军大部放到了西门。北城和南城外,是飞骑军的骑军营地。他们不可能攻城,所以只放了几千人监视骑军的动静。东面外,没有帝**队的驻扎。帝**队在围攻任何敌方的城池时,都会采取“围城必阙”的战术,所以叛军们也很放心没有多注意这方。

    今天刚天亮,国内城的守军就注意到西门外暴熊军团的异动。一个团的步兵已经在汉军的营地外,布好阵型,八百人一营组成一个方阵,五个巨大的方阵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城外四里的地方。

    守军将领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兵力上城墙,准备迎接汉军的进攻。现在城墙上已有一万守军严阵以待,神情紧张的看着城外四千名暴熊军团的武士。暴熊军团的一万一千名武士和飞骑军五千名轻骑,就吓得五万守军一个多月不敢出击一次。

    这不是叛军的将领胆小,而是双方实力真实体现。如果野战,就是十万叛军也不敢说能击败城下的这些汉军。无论从素质、装备、士气、作战经验上比较,高句丽军队都远远不是汉军的对手。他们只能凭借着国内城高大的城墙,才能有一丝战胜汉军的把握。

    在暴熊军团的列阵同时,飞骑军的轻骑也在城外列阵完毕。所有国内城的高句丽将领都知道,今天汉军将会发起第一次攻击。他们高声的喊叫着,鼓舞自己的手下士卒,让士卒们的士气提到最高点。士卒们也知道,城破后的后果,也是鼓起了自己的全部勇气准备迎接汉军即将发起的进攻。

    城内还有将近三万名守军列队等待着,如果城墙上的守军一旦伤亡增大,他们将随时上城墙接替。城内缺少大型的守城器械,没有弩炮,只有十台投石机和五十具大型弩床。按照平日驻守人员的情况来看,这已经是装备的非常精良。但是要仅用这些装备来对付装备更加精良的帝国甲等军团,无疑还是显得数量不足。

    国内城的守军还有一千具强弩,这已经是守军能收集到的最大极限。大江郡内所有的守备队中的强弩几乎都被他们集中到了这里。箭羽也有十五万枝,看似很多,其实投到每具强弩上的也不过只有一百五十枝。强弩的箭羽都是属于重箭,箭长在九十公分以上,箭头呈菱形,长度也有两到三公分。这样的箭,在射程内被射中的话,重伤和死伤的几率各占一半。这种强弩唯一的缺点就是拉弓的迅速太慢,远远不及弓箭的射击速度。

    由于重箭的生产基地都是帝国内地,现在辽东四郡没有能力制造,如果一旦重箭用完,守军只能用普通的箭来代替,不过射程会大大的降低。守军的强弩手是从几万人里挑选出来,都是军中箭术最好之人。而且每个强弩手都配备了两到三名后备人员,以防弩手阵亡后,弩弓失去作用。现在城墙上将领们还在不断的嘱咐这些强弩手,要尽量的瞄准后在射击。

    陶大勇紧紧握着手里的弩弓,神情紧张的看着城外的汉军队列。旁边同村的许柱的手,一直在衣衫上擦着。

    “大勇,你说我们能抵挡住汉军的进攻吗?”正在陶大勇专心看着汉军的时候,旁边的许柱在问他。

    “应该能吧!他们毕竟只有万余人,我们就是三个换他们一个,他们也攻不上来。”陶大勇这样说,不仅是在安慰许柱,同时也是在安慰他自己,陶大勇现在心里也不能十分肯定就能守住。

    “是啊!我们这么多人,他们是攻不上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