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初到前线 (第2/3页)
地对张锐说:“张锐,这里叛军会经常来,我们一定要小心。”说完从自己的弓匣里取弓在手,四下开始警惕地巡视着。
张锐也连忙取出自己的弓,并搭上一只箭,左右望着。峡谷内的山体是绿泥石英片岩、粉砂岩、石英纳长板岩以及云母花岗岩组成,山体高差很大。大小各异的山石错落密布在山坡之上,没有树木,就连灌木也很稀少。但是要是叛军藏身在石后,张锐他们也是看不见的。
教官和他们分别时,专门嘱咐过这些学员。能用弓绝不用刀,能不下马绝不落地。护指绝不可离手,弓匣扣一定要解开。张锐是牢牢的把教官的话记在心里,他的弓匣和箭壶扣一直都是解开的,能迅速取弓射击。
张锐现在很紧张,从进入峡谷后,心一直砰砰的跳个不停。他也很矛盾,他既想和叛军交手,又想从峡谷中平安的过去。十余分钟的路,让张锐身上的衣衫尽湿。
张锐现在没有穿重甲,身上套了件皮甲。这种皮甲张锐也知道,根本不能挡住近距离敌人弓箭的射击。它的功能最多是防些流矢罢了。要想防箭还得穿重骑的重甲才行,不过帝国游骑只配有这种皮甲。
而且张锐的马已经不是从学校骑出来的那匹小红马,而是游骑专用的北马。这种北马样子丑陋,身材矮小,张锐见到时一眼就认出这就是后世的蒙古马。
帝国的正规骑师都是配备汉马。汉马其实是大宛马和波斯马混血而成。它们身材高大,体格强壮,速度也不错。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专门的牧草喂养,有时还需要喂些谷物。对后勤依赖性很大。
而北马现在出产在帝国的北州,北州因有北海得名,当年苏武就在那里牧羊。北马虽然有很多方面比不过汉马,但是它胜在能吃苦耐劳,能不吃不喝整日行走。而且北马对后勤依赖不大,它什么草都能吃,就是冬天大雪覆盖了地面,它也能用自己的鼻子嗅出有草的地方,然后用蹄子撅开去吃。还能把草根一起吃掉,所以它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极大的。
但是正是这种北马,却是游骑团最需要的马。骑着这些北马,游骑就能脱离后勤深入敌后。张锐从到了游骑团部时,就被换上了北马。张锐以前骑惯了高大的汉马,现在骑在这种矮小丑陋的马上,一点安全感也没有。这就更加剧了张锐的紧张,如果一旦遭遇叛军埋伏,张锐怀疑自己**这匹北马是否能快速奔跑起来。
不过张锐的担心是多余的,张锐和周浩宇一直出了峡谷也没有遇到一个叛军。周浩宇将自己的弓收回弓匣,指着前方对张锐说:“看我们连部就在那儿。”
张锐顺着周浩宇指去的方向看去,只见前方是一片面积很大的盆地,盆地平地上全是已收割完粮食后的空闲田地,横七竖八的彼此连接着。一条大路通向数里外一座村镇,依稀可见的人影在镇口处走动。
“这里是全县的主要产粮区,所以连部驻扎在这里。我们吃的粮食就是这里产的,只有一些菜才从团部领来。”周浩宇又指着周围的群山说:“叛军就是在这些山里,也可以说他们把我们包围着。”
张锐来到连部,看见有二个人正等着自己。周浩宇对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上尉军官行礼高声说:“报告连长,属下奉命已将实习学员张锐带到。请求归队。”
上尉回了周浩宇一礼说:“可以归队。”周浩宇出去后,上尉对着张锐说:“我是四连连长荀寿。”
张锐向荀寿敬礼高声的说:“报告连长,北京起兵学院第349期学员张锐向您报到。”
荀寿见张锐身体强壮,声音洪亮,动作行动敏捷满意的点点头说:“我们连每年都要接受学员前来实习,我希望你实习期间一定要服从上级主管的命令。就是自己不能理解的命令,也必须执行。”
张锐立刻高声回答:“属下将执行长官的一切命令。”
“好,在你实习其间我会安排你做一些训练的,这些训练你必须完成,只有这样你才能从我这里得到通过的评语。现在我将分配你到一排,一排长就是你的直接上级主管,你将一切行动都听他的。”荀寿说完指着旁边一个身材矮小精悍的中尉。
“是。”张锐又向荀寿敬礼,头又转向中尉敬礼:“属下张锐,向您报到。”
那个中尉样子看起来很不高兴,他没有理张锐,只是转头对荀寿说:“连长,我可以走了吧?”
荀寿对他笑了笑说:“去吧,记得明天巡哨的时候带上他。”荀寿指着张锐。
“是。”中尉向荀寿敬礼后,转身往外走,行到张锐身边是,低声说:“跟着来。”说完走出房门。张锐忙向荀寿又敬礼走,才匆匆跑出连部跟在中尉的身后。
中尉一直向着镇北走去,他走的很快,张锐在后面大步紧跟。中尉一直领着张锐来到镇北的一座大院,路上没有与张锐说上一句话。
进了院子张锐一眼就看见周浩宇在院子里洗脸,周浩宇看见张锐也是对他笑了笑。中尉这时才转身对张锐说:“你听好了,我的命令不会多说,在战斗中你必须执行。如果你胆敢在战斗中不听从我的命令,我有权将你直接斩杀。”
张锐连忙回答一定听从命令,中尉还是严肃地说:“你以后要多看我是怎样指挥部队的,看不明白就多想,我是不会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