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投笔从戎 (第2/3页)
小意道歉之语后,爽朗地笑道:“董小姐不必自责,在下已经决定以后不在进入官府,准备留在帝大教书。此事董小姐以后就敬请放心吧。”
董小意吃惊地抬起头望着张锐,他还能笑得这么开心这么爽朗。董小意又一次痴了,心里一遍遍的念着:大丈夫面对世间万物变化,应当就有这种泰然处之的态度。
春日的阳光沐浴着祥和,温暖愉悦。上都西苑丞相宇文护正在静静地欣赏着窗外盛开的海棠花。繁花满树,迎风峭立,红艳娇柔,神韵妩媚,仿佛美丽的姑娘绽露笑靥。
“年轻真好。”宇文护低声轻念着。他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三年前他就向同乐提过退隐之事。他向往着能一直过着这样安详悠闲的生活,不过看着同乐恳求自己的眼神,他没有在坚持,在帝国危难之时他也不能逃避。
宇文护已经在这丞相的位子上做了十三年,这距离帝国规定的三届十五年的最高期限只有两年。两年之后终于可以摆脱这一切,去过自己渴望的生活。几十年前他也是志向豪迈,性格也是坚毅刚决。他也想做一番大事业,他也想进凌烟阁。现在志愿能不能实现都不重要了,性格已被几十年的官场生涯磨炼的老而圆滑,现在对他来说重要的就是平平稳稳地度过这最后两年时间。
宇文护时常梦见自己父亲,梦见父亲那的严厉的面孔,他对父亲的畏惧心态是从小留下的。父亲对他很严厉,稍有过错就用戒尺处罚,有时还会把他按在凳上狠揍他的**。父亲总是对他说,要他好好读书,要他出人头地,要他光宗耀祖,要他进入凌烟阁。父亲的管教没有白费,宇文护自十七岁从帝大毕业后,在官场上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数年一次高升,一直做到现在的丞相。他已位居人臣,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现任的太尉和御史大夫都曾拜在自己的座下,就是当今皇帝也是自己的弟子。除了没有进凌烟阁他也能算是功成名就,也可算是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宇文护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心口疼的毛病也是越来越重,有时心会象刀绞般的疼。可是在这四年来他没有因此休息过,发作之时都是口里塞着棉布挺过来的。现在帝国的叛乱终于得到了平息,他也可以乘这个机会休养一阵。同乐为了让他静养,专门把这西苑赐予他养病其间居住。他已经在这里呆了两个月,也稍稍地体会了一下自己向往的生活。
不过说是修养其间不理朝事,但是内阁的所有决定和各州府的要件都会送一份到他的书房。他每天早上禁不住的就走向书房,浏览一番这些文件,可能是几十年来的习惯驱使他去这样做。今天他在内阁的决定上看到,平叛大月立首功的彪骑军将领杨素被提升到近卫军统领一职,杨素升迁倒是应该,他文武双全又立大功可当此重任。但是这个题名者又是杨坚。
杨坚可以算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可是杨坚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私心越来越重。从十几年前杨坚任吏部尚书开始,他所选送内阁提拔之人大多是自己的亲朋故里。虽然这些都是有些本事的骁将能吏,可是仍由他这样下去,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自己现在还在,杨坚也会有所顾及,可要是自己隐退之后,谁又能对他起到制横。
高颖?高颖虽然刚正,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念旧。高颖和杨坚自幼同窗,进入官场以来也是交情甚深。独孤信?独孤信正直,但是杨坚是他的女婿。李穆?李穆公正,但是胆略稍欠。其余之人更是不堪和之相比,也许只有贺若弼?
贺若弼虽是武将但是幼年也拜在自己座下,他骁勇善战,为人刚正不阿,现在又辞去近卫军统领一职,进入内阁任枢密院参议长。不论官品还是实权都可与杨坚相提并论,也许只有他才能对杨坚起到一些制横。
但是贺若弼也有弱点,他的最大弱点就是骄傲,甚至目空一切。记得一次自己在府邸宴请故吏,席间大家谈起了当今的名将。有人说韩擒虎,有人说杨素,有人说史万岁,也有人说他贺若弼。当大家争论不休之时,贺若弼忽然立身言道:“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当有人问他谁又是大将之时,他却傲视地说道:“这就要诸君所择。”大家听了都知道,贺若弼是看不起那些名将,也许在他的心里只有他才是这世间唯一的大将之材。
也许人无完人,谁都会有一些缺点犯一些错误。就是自己自进入官场几十年来,一直小心谨慎,可到了还是说了不应当说的话。一次自己在微有醉意的时候,居然当着众人说如果当初能放任突忽独立,帝国也不至于是现在这个样子。接着自己又说祖制不改,帝国永无复兴之日。下面听到此话的人,都是面无人色,惶恐不安。自己酒醒之后也是自责不已,幸亏当日听得此言之人,都可算是自己的心腹,加之自己在朝中又有些权势,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宇文护想到这里,突然感觉心口又是一阵钻心的痛。他手捂着心口,惨白的脸上汗珠不断的滴落。足足十余分钟才缓过劲儿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望着窗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